




鄭棉期貨
12月27日,盤面多空因素交織,市場缺乏指引,價格窄幅震蕩,CF2205合約開盤19995元/噸,一度最高觸及20070元/噸,盤終下跌30點報收于19990元/噸。截至12月26日,新棉累計公檢442.1萬噸,其中新疆棉435.63萬噸,內(nèi)地棉6.46萬噸。目前軋花企業(yè)降價意愿不強,銷售依然低迷。下游交投氛圍清淡,部分紡企前期棉花庫存下降,用棉成本持續(xù)增加,產(chǎn)銷價格倒掛。整體看,上游棉價成本高,市場挺價意愿較強,下游需求沒有明顯好轉(zhuǎn),價格或?qū)⒗^續(xù)維持震蕩。
棉價跟蹤
12月27日,進口棉到港均價(M指數(shù))125.39美分/磅,較24日持平;折1%關稅進口成本(不含港雜費)19457元/噸,折滑準稅進口成本(不含港雜費)19570元/噸;國內(nèi)3128棉均價(B指數(shù))21118元/噸,較24日漲22元/噸。新疆棉山東到廠價3128B級21647元/噸,較24日漲17元/噸;國家棉花基差指數(shù)CNCottonJ(CF2201)1745元/噸,較24日跌1元/噸。
棉市要聞
新疆:今年三師軋花廠籽棉收購量占全師總收購量的50%左右,較去年60%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前期籽棉價格高,私企及棉商直接到地頭收購,現(xiàn)摘現(xiàn)賣,現(xiàn)金交易,而三師所屬軋花廠都是進廠交易,審核制度復雜,造成收購工作被動。另外,今年三師成立棉花質(zhì)量督導檢查組,不定期對各廠棉花加工質(zhì)量檢查,對加工質(zhì)量差的軋花廠限期整改,部分軋花廠加工進度緩慢影響了收購工作。截至目前,當?shù)?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皮棉銷售量達3300噸左右,隨著皮棉市場價格一路走低,軋花廠持棉觀望。
內(nèi)地:當前安徽東至皮棉市場依舊冷清,棉企急于出貨回籠資金,而紡企年前資金緊張,采購原料的賬期要延后到春節(jié),棉企接受困難。當?shù)仄っ迗髢r20600-21100元/噸,現(xiàn)金結算不接受賒賬及承兌。當?shù)啬臣徠筘撠熑吮硎?,近期紡織企業(yè)經(jīng)營壓力較大,棉紗現(xiàn)貨成交稀少,庫存日益增多,遠高于去年同期。
臨近年底且又逢紡織行業(yè)淡季,四川市場整體需求不佳,企業(yè)備貨意愿不足,以隨用隨買為主。在弱勢行情延續(xù)背景下,下游企業(yè)對于未來行情信心不足,計劃在1月中旬放假。
紡織:12月中旬以來,鄭棉紗CY2201合約盤面價格一度上破27400元/噸關口,棉紗期現(xiàn)價格倒掛幅度收窄至400-600元/噸,較11月份1000-2000元/噸的倒掛幅度顯著下調(diào),但從調(diào)查和盤面持倉情況來看,紡企、棉紗貿(mào)易商入市套保的積極性仍很低。
為何棉紗期現(xiàn)價差快速縮小,套保避險機會有望到來的前提下,紡企、中間商卻并不感冒呢?分析其原因:一是按目前棉花現(xiàn)貨價格計算,大部分紡企沒有利潤或虧損幅度較大,棉紗無論現(xiàn)貨銷售還是套保,虧損或?qū)⒊^1500元/噸;二是進入1月份國內(nèi)棉紡織企業(yè)普遍需要支付材料費(含機器配件)、銀行貸款、工資及水電費等,資金流非常緊張,期貨上套保不僅需要占壓保證金,而且交割、回款時間偏長,無法緩解春節(jié)前紡企的現(xiàn)金流壓力,只能通過去庫存、回籠貨款解燃眉之急;三是紡企和貿(mào)易商對2022年上半年棉紗期現(xiàn)價差反彈抱有較高預期,擔心被套住。
國際:本周(12月20-24日),巴紗賽絡紡成交略顯活躍,10支賽絡紡二線品牌成交價22500-22800元/噸(含稅),終端選擇平價采購。牛仔和針織用10支紗都有需求,針織年前備貨也出現(xiàn)活躍現(xiàn)象,為年后交單備貨,價格企穩(wěn)成交,難回升。
受疫情影響,有些浙江的訂單被取消。雖然棉紗價格上升,但消費疲軟,價格無法傳導至終端,導致布行選擇加入其它成分原材料降低成品布成本,如CVC、TR等。20支普單紗成交價在25600-28000元/噸(含稅)。
外盤這周價格略有回調(diào),巴紗賽絡紡二線主流牌子依然堅挺,在590-610美金/400磅左右。據(jù)悉,巴基斯坦多家工廠的賽絡紡選擇停產(chǎn),或能對長時間無成交起到價格支撐作用;部分三線品牌愿意平價小量出售,成交清淡。針織外盤印度方面價格依然高企,東南亞漂白紗有適價小量成交,終端市場青睞漂白紗,高價也易成交。20支普印度3.7美金/公斤,而東南亞漂白紗3.75-3.8美金/公斤,無關稅。
(esilk.net聲明:本網(wǎng)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