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金融服務公司Charles Schwab的首席全球投資策略師Jeffrey Kleintop認為,中國人口面臨兩大不可阻擋的趨勢,一是適齡勞動人口下滑趨勢越來越像日本,二是獨生子女政策導致勞動力增長走到了拐點,與美國形成鮮明反差。
Kleintop用兩幅圖表展示了上述趨勢。首先是中日對比。
Kleintop認為,中國此前經濟崛起主要源于,在勞動力過剩的環(huán)境下,勞動者愿意接受比國外同行更低的工資,中國工廠的生產成本也就比國外低。中國不是第一個利用這種模式發(fā)展的國家。上世紀70-80年代,日本就憑借低成本的出口驅動型經濟模式晉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隨著生育率下降和勞動人口減少,日本不得不改變增長模式?,F(xiàn)在中國的15-64歲勞動人口就要達到巔峰,未來幾年開始下滑。
如下圖所示,1970-2030年日本的勞動人口增減變化與1990-2050年中國的這一變化趨勢基本相似。
再看中美對比。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雖然近些年有所放寬,但1979年以來以減少生育4000多萬人。這產生的一種影響是,中國目前已進入人口拐點,未來幾十年,適齡勞動者可能加速下滑。如下圖所示,2020-2055年,中美兩國勞動人口增長分化越來越嚴重,美國繼續(xù)走高,中國急劇減少。
展望未來,Kleintop認為,即使勞動力減少,中國經濟已開始變得更依賴消費支出和企業(yè)生產力,這也是發(fā)達經濟體過去發(fā)展轉變的趨勢。過去15年,中國的人均收入年增長約10%,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每六年增加一倍。中國消費者可能是決定中國未來增長速度和構成的力量。另外,由于增加創(chuàng)新和采用自動化技術,中國企業(yè)也將提高生產力水平。
Kleintop預計,這種變化長期來看利好中國股市,但由于中國經濟轉型,銅、鋁、鐵礦石等工業(yè)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減少,對這類大宗商品可能形成下行壓力。
(esilk.net聲明:本網(wǎng)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