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國家支持的萬畝蠶?;亟ㄔO項目驗收標準與考核辦法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6-10-09 10:56:00
為貫徹落實商務部“東桑西移”工程建設精神,加大我省生態(tài)桑園基地建設力度,切實提高我省繭絲綢產業(yè)整體發(fā)展水平,為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行業(yè)應有的貢獻,現根據商務《關于“東桑西移”工程國家支持的蠶桑基地項目建設規(guī)范的通知》(商運發(fā)[2006]211號)和商務部、財政部《關于做好2006年繭絲綢基金工作的通知》(商財發(fā)[2006]282號)的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經省萬畝蠶?;仳炇招〗M研究,制定本標準和考核辦法。
一、驗收項目及內容
?。ㄒ唬┤f畝桑園基地基本建設內容(400分)
A、桑園基地建設(每項7.5分,共150分)
1、桑園基地總面積必須達到1萬畝以上;
2、桑園基地集中連片核心示范園不少于2至3個;
3、每個核心示范園面積不低于1500畝;
4、整個萬畝桑園基地應相對集中在4至6個重點鄉(xiāng)鎮(zhèn);
5、每個重點鄉(xiāng)鎮(zhèn)的桑園面積應保證在1500畝以上;
6、計入國家級桑園基地面積的每片桑園必須達到10畝以上;
7、年養(yǎng)蠶10張以上的農戶應占基地范圍蠶農戶數的25%以上;
8、基地種植的桑苗必須是通過國家級或省級審定的優(yōu)良桑品種;
9、桑園基地的桑苗良種率必須達到100%;
10、納入基地范圍的桑園每畝栽桑必須達到600株以上(具體株行距見表一和表二)
11、萬畝基地桑園必須交通便利,有便于拖拉機行走的道路;
12、萬畝基地桑園的周邊應設置工作人員出入的桑園小路;
13、萬畝基地桑園必須無污染;
14、萬畝基地桑園的年降雨量必須在500毫米以上;
15、萬畝基地桑園大于10C的活動積溫必須在2600C以上;
16、萬畝基地桑園的無霜期必須在120天以上;
17、萬畝基地桑園的立地條件好,土壤肥沃;
18、核心示范園的水利設施配套完備;
19、核心示范園應有主干道寬4-6米的水泥道路;
20、核心示范園必須遠離有污染的工廠、企業(yè)5公里以上。
B、小蠶共育室建設(每項2.5分,共50分)
21、小蠶共育室不少于50個;
22、每個小蠶共育室面積不低于50平方米;
23、小蠶共育室總面積不低于2500平方米(可按相應個數和面積折算);
24、核心示范園的小蠶共育室個數不少于10個;
25、納入基地范圍的養(yǎng)蠶農戶的小蠶共育率必須達到100%;
26、小蠶共育室必須地勢高燥、平坦;
27、小蠶共育室必須通風、向陽;
28、小蠶共育室選址必須遠離有污染的地段;
29、小蠶共育室必須靠近水源,洗滌蠶具和蠶期用水方便;
30、小蠶共育室必須內墻見白;
31、小蠶共育室的紗門紗窗必須配備齊全;
32、小蠶共育室的建設規(guī)格推薦為長8.4米X寬7.6米X高2.8-3米;
33、小蠶共育室必須上有天花窗;
34、小蠶共育室必須下有水泥地坪;
35、小蠶共育室必須有對開窗;
36、小蠶共育室必須有活水儲桑池;
37、小蠶共育室必須有消毒盂;
38、小蠶共育室門口必須有小石灰池;
39、小蠶共育室必須有炕床、壁灶、電熱線、溫室自動控制儀等加溫設備;
40、小蠶共育室必須有蠶臺(或蠶匾)、有孔薄膜、小蠶網、溫濕度計、采???、喂葉筐、除沙籮、蠶筷、鵝毛、黑布、切桑板、切桑刀、噴霧器、水桶等主要蠶具。
C、養(yǎng)蠶大棚(蠶房)建設(每項7分,共91分)
41、萬畝桑園基地的養(yǎng)蠶大棚(蠶室)個數不少于150個;
42、每個養(yǎng)蠶大棚的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
43、萬畝桑園基地的養(yǎng)蠶大棚建設總面積不低于9000平方米(可按相應個數和面積折算);
44、每個核心示范園基地新建的養(yǎng)蠶大棚不少于6個;
45、項目實施前已建的養(yǎng)蠶大棚(蠶室)經改造后每個面積應不少于60平方米;
46、經改造后的養(yǎng)蠶大棚(蠶室),其硬件建設(環(huán)境和設施等)不得低于新建大棚的標準;
47、新建的養(yǎng)蠶大棚(含新建蠶室)地勢必須高燥、平坦;
48、新建的養(yǎng)蠶大棚(含新建蠶室)必須通風、向陽;
49、新建的養(yǎng)蠶大棚(含新建蠶室)必須水、電、交通方便;
50、新建的養(yǎng)蠶大棚(含新建蠶室)必須遠離污染;
51、新建的養(yǎng)蠶大棚可以選擇商務部推薦的五種常用養(yǎng)蠶大棚之一,但必須符合商務部規(guī)定的相關規(guī)格要求;
52、各地建設的養(yǎng)蠶大棚、蠶室(含內部設施)每個建設成本不得低于2000元或每平方米不低于3元;
53、項目區(qū)養(yǎng)蠶農戶的專用養(yǎng)蠶室建設必須達到100%。
D、方格簇推廣應用(每項7分,共49分)
54、萬畝桑園基地配套推廣應用方格簇的數量不少于150萬片;
55、推廣應用的方格簇每片不低于156孔;
56、項目區(qū)養(yǎng)蠶農戶方格簇的使用率必須達到100%;
57、應用的方格簇粗框內層必須用2000克/平方米單層厚紙板或3層530克/平方米以上的黃板紙膠合而成,表層用80克/平方米的優(yōu)質全木漿牛皮紙粘合;
58、應用的方格簇簇芯必須用380克/平方米以上的黃板紙做成;
59、項目承擔單位給養(yǎng)蠶農戶提供方格簇時給予的補貼不低于0.27元/片;
60、推廣應用的方格簇質量必須符合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的質檢要求。
E、配套蠶種場建設(每項3分,共60分)
61、蠶室用具配備齊全,必須符合商務部規(guī)定的設施要求;
62、上簇用具配置合理,必須具備梯形架等7項以上設施;
63、制種用具配建完備,必須具有制種架等6項設施;
64、催青用具添置完善,必須置有顯微鏡等9項設備;
65、消毒防病用具齊備,必須設置水缸等9項內容;
66、浴種用具一應俱全,必須設有浸種箱等12項設備;
67、溫濕度調控設備先進,必須配有空調等4項設施;
68、蠶種場的場容場貌必須干凈美觀;
69、蠶種場的辦公環(huán)境必須清潔美化;
70、蠶種場必須有醒目的場名標示牌;
71、蠶種場的內強必須見白;
72、蠶種場的外墻必須干凈整潔;
73、蠶種場的房屋必須能正常使用,不得因破舊簡陋而影響生產;
74、蠶種場的門窗齊全,必須能保證正常使用;
75、蠶種場必須建有消毒灶;
76、蠶種場必須配設蠶砂處理池;
77、蠶種場檢毒設備必須配備完善;
78、蠶種場的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質量合格證等三證必須齊備;
79、蠶種場的年生產能力不少于5萬張;
80、蠶種場必須有配套的專用制種桑園和制種場地。
?。ǘ┤f畝桑園基地綜合建設內容(81項至90項每項3分,91項至100項每項4分,101項至105項每項6分,共100分)
81、項目區(qū)必須積極推廣應用蠶桑新技術;
82、項目區(qū)必須有與項目承擔單位配套的蠶繭收購網點;
83、項目區(qū)的蠶繭收購網點必須有鮮繭收烘資格證;
84、項目區(qū)的蠶繭收購網點必須有固定的蠶繭收烘場地;
85、項目區(qū)的蠶繭收購網點必須有專業(yè)的收烘技術人員;
86、項目區(qū)的蠶繭收購網點必須有731風扇車子灶、熱風爐、烘繭機等較為先進的收烘設施,不得使用土灶或抽屜灶等落后的烘繭設備;
87、項目承擔單位必須與項目區(qū)的蠶農、村組訂立收購合同;
88、項目區(qū)必須有便利的蠶桑灌溉條件;
89、項目區(qū)必須有健全的蠶桑技術服務網絡,經常對蠶農實行技術培訓,實施桑蠶病蟲害綜合防治,提倡蠶農自行組建農民合作組織;
90、項目區(qū)必須具有較為雄厚的技術力量,專業(yè)技術人員配備合理,開設技術咨詢電話;
91、項目區(qū)縣級政府“十一五”規(guī)劃對蠶桑產業(yè)發(fā)展必須有部署;
92、項目區(qū)縣級政府必須有建設萬畝桑園基地的具體實施方案;
93、項目區(qū)縣級政府必須成立建設萬畝桑園基地的領導機構;
94、項目區(qū)縣級政府必須有發(fā)展蠶桑產業(yè)的具體意見;
95、項目區(qū)的蠶農收入必須比上年有明顯增長;
96、項目區(qū)必須配套建設有絲綢產品加工企業(yè)等蠶繭后續(xù)深加工的產業(yè)鏈條;
97、項目區(qū)的絲綢產品開發(fā)必須擁有自己獨立的品牌;
98、項目區(qū)的絲綢產品必須建立合理的市場銷售網絡;
99、項目承擔單位必須與科研技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簽訂技術合作協(xié)議,對蠶桑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形成技術支撐;
100、項目核心示范區(qū)必須建立醒目的宣傳標示牌;
101、項目承擔單位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向蠶農提供市場行情和新技術推廣等方面的信息服務,必須在市級以上報紙上開設《“東桑西移”工程項目建設巡禮》專欄,項目期內不得少于5次(內容包括“東桑西移”工程項目簡介、企業(yè)形象宣傳、蠶??萍夹录夹g推介、消毒防病知識培訓、項目進展情況報道、項目總結、項目成果宣傳等;每次不得少于4開半版);
102、項目承擔單位必須提供項目實施地點布局的桑園示意小班圖、項目實施農戶花名冊及聯系方式、國家補貼物資的領用發(fā)放手續(xù)及相應的花名冊、鄉(xiāng)鎮(zhèn)及村組項目實施卡片(包括聯系方式、基本情況、栽桑、設施建設、補助項目及金額等);
103、項目承擔單位和配套蠶種場必須提供項目資金財務專帳;
104、項目承擔單位和配套蠶種場必須提供主要物資采購發(fā)票復印件及采購時間、采購單位和聯系方式;
105、項目完成后,承擔單位必須提供項目總結及驗收報告,重點總結項目對當地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和蠶桑生產產業(yè)化、規(guī)?;?、標準化等起到的推動作用以及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起到的促進、示范作用。
二、驗收機構與組織
驗收工作由省商務廳(省繭絲辦)負責組織實施,聘請8-10名蠶桑權威專家、學者和有關人員組成專門的驗收小組,負責對項目實施進行技術指導、考核和驗收。
三、驗收方式
1、萬畝桑園基地建設,要檢查項目實施地點布局示意小班圖、項目實施農戶花名冊、項目資金財務專帳、主要物資(桑苗、化肥等)采購發(fā)票。要通過隨機核查方式,檢查蠶農桑園建設、享受企業(yè)補貼以及主要物資采購真實情況,抽查面不低于50%。
2、養(yǎng)蠶大棚(蠶室)和小蠶共育室建設,要檢查建設圖紙、項目建設財務專帳、主要物資的采購發(fā)票等。要通過實地測量方式,核查養(yǎng)蠶大棚(蠶室)和小蠶共育室建設情況,要進行全部核查。
3、方格簇推廣要檢查采購的原始發(fā)票,分發(fā)農戶的花名冊,要通過隨機核查方式進行核查,抽查面不低于40%;
4、蠶種場更新改造,要檢查項目建設財務專帳、相關設備的采購原始發(fā)票等,設備清單等,要全面核查。
四、考核辦法
專家組通過現場實地核查和隨機抽查、入戶座談等方式,對上述105項建設內容采取重點突出、兼顧全面的原則,進行考核評分,然后按照萬畝桑園基地基本建設內容占總分70%、綜合配套建設內容占總分30%的比例計算出實際得分。具體計算公式為:
萬畝桑園基地基本建設實際得分/400X70%+萬畝桑園基地綜合配套建設實際得分/100X30%=項目最終得分
五、獎勵
1、項目實施地的縣級政府對項目建設提供了50萬元以上的資金支持(必須保證資金落實到位)的可給予5分的獎勵。
2、前幾屆國家繭絲綢發(fā)展風險基金給予資助的項目在“東桑西移”工程項目建設中發(fā)揮了突出作用的,可給予5分的獎勵。
六、驗收結果認定
驗收結果分優(yōu)秀、合格和不合格三個等次,得分在95分以上(含95分)的為優(yōu)秀,85分—94分的為合格,低于85分的為不合格。
七、驗收時間
為確保我省承擔項目順利驗收,并通過國家商務部的抽查驗收,專家組擬從9月中旬開始對四個項目實施地進行巡回技術指導和初查,從11月20日開始對四個項目進行正式驗收。11月底至12月中旬初將驗收結果上報國家商務部,接受商務部抽查。
信息來源:湖北省商務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