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機殃及全球 商品走勢或較為反復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8-09-25 11:09:00
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美林被收購,美國國際集團被政府接管,全球股市劇烈振蕩,各國政府重拳救市以穩(wěn)定市場,美國金融危機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成為了近期全球關注的焦點。如何看待以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金融危機及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當前及今后較長時期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
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
1.美國次貸危機發(fā)展過程
美國次貸市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而繁榮,也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下挫而迅速走向衰退。2006年二季度以來,美國住房市場大幅降溫,隨著住房價格的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很多次貸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還款,次貸市場危機開始顯現(xiàn)并呈愈演愈烈之勢。2007年3月13日,美國住房抵押貸款銀行家協(xié)會公布的報告顯示,次貸市場出現(xiàn)危機。2007年4月2日,美國最大次級債發(fā)行商新世紀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標志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fā)。今年年初,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陷入絕境,美聯(lián)儲積極出手為其總額300億美元的問題資產提供了特別融資保護,并通過摩根大通公司完成了對貝爾斯登的收購。由于美國商業(yè)銀行對次級按揭貸款資產證券化并通過投資銀行面向全球發(fā)售,次貸危機一經發(fā)生便迅速向全球蔓延。美國、歐洲、日本等國的一些金融機構(尤其是投資銀行)陷入困境,美林、瑞銀等大型金融機構巨額虧損的公告頻頻出現(xiàn),全球市場信心“江河日下”。今年9月7日,美國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2.次貸危機逐漸演變?yōu)榻鹑谖C
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該公司具有150多年歷史,是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之一。雷曼兄弟破產反映出這場次貸危機的嚴重性大大超出人們預期,表明次貸危機已演變?yōu)橐粓鼋鹑谖C。同日,美國銀行發(fā)表聲明,宣布以接近500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公司。9月17日,美聯(lián)儲發(fā)表聲明,將為美國國際集團AIG提供總額850億美元的兩年期緊急貸款。作為回報,美聯(lián)儲將獲得AIG79.9%的股份。
美國金融危機立即引起全球股市的強烈反應,美國、歐洲、日本、俄羅斯、中國等全球股市應聲急跌。俄羅斯股市9月17日遭遇1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為遏制股市進一步下跌,俄羅斯兩家證券交易所當天被迫緊急終止交易。
政府頻頻出招應對危機
1.美國應對危機采取的主要措施
隨著次貸危機的發(fā)生、深化以及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到目前為止,美聯(lián)儲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干預措施,可謂出盡“法寶”:一是通過直接注資的方式,多次大規(guī)模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緩解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困難。如美聯(lián)儲9月16日宣布,向美國國際集團(AIG)提供850億美元緊急貸款。二是頻頻降低利率。2007年8月17日以來,美聯(lián)儲將貼現(xiàn)率從6.25%經過多次調整,最后降到2%。三是多次放松貼現(xiàn)貸款條件,向市場提供更多融資便利。如9月15日美國財長保爾森表示,美聯(lián)儲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決定擴大給投資銀行的貸款規(guī)模,美聯(lián)儲宣布將開始首次接受股票作為緊急貸款的擔保品。美聯(lián)儲還稱,除擴大金融機構申請聯(lián)儲貸款抵押品的接受范圍外,還增加例行公債標售的規(guī)模,以幫助扶持市場流動性。四是直接接管,將瀕臨危機的金融機構攬入身上。
9月19日,為應對股市的大幅下跌,美國同時推出四項緊急措施:美國證監(jiān)會禁止對799只金融股做空;美聯(lián)儲、美財政部醞釀耗資5000億美元解決壞賬計劃;美財政部宣布針對共同基金推出保障計劃;美國政府為2萬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提供支持。9月20日,美國政府要求國會批準一項總額達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劃,以阻止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該項計劃將給予美國政府在未來兩年購買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廣泛權力,同時還將把美國國債最高法定限額從現(xiàn)有的10.6萬億美元提高到11.3萬億美元,以便為實施救援計劃留下資金空間。
在危機發(fā)展的過程中,加拿大、歐洲、俄羅斯、日本等諸多國家中央銀行也聯(lián)手通過降息、注資等方式大量提供流動性。中國也對這場危機做出及時反應,9月16日,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9月18日,宣布中央?yún)R金公司計劃增持下屬三家國有銀行股份,股票交易印花稅單邊征收。
2.治標不治本,危機將持續(xù)一段時間
去年次貸危機發(fā)生至今,已有一年多時間。這一年多來,美國金融體系承受了巨大壓力,應該說到目前為止,投資銀行、房貸保險商、多樣化分散投資保險公司等機構的困難都暴露出來了,多家問題嚴重的公司已被處理。當然,還有一些機構仍然處于困境,甚至有些公司亟待救援,因為危機還在發(fā)展過程中。為此,美國政府連續(xù)采取重大穩(wěn)定措施,尤其是9月中旬短短的幾天時間,連續(xù)出臺一系列綜合救治措施,其力度一招比一招“狠”,9月20日推出耗資7000億美元壞賬解決計劃。這些措施雖然暫時能夠穩(wěn)定受到危機威脅的金融機構,阻止危機的繼續(xù)蔓延和擴散,但這是止血,或者說是救急難救命,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金融危機的根本還依賴于實體經濟的企穩(wěn)和好轉。
引發(fā)此次危機的最根本原因是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xù)低迷,人們的信心還有待恢復,房地產市場還有一個低位消化整理的過程。在美國房地產市場見底企穩(wěn)之前,不能斷言危機已經過去,從這個角度看,危機還將持續(xù)一段時間。
美國金融危機殃及全球
1.加速美國及全球經濟下滑
美國金融危機發(fā)生在全球主要國家如美國、歐共體、日本、中國等經濟下滑同時通脹又較為嚴重的背景下,且不管危機能否迅速緩解,此次危機必然會向實體經濟層面轉化,進一步加重實體經濟下滑的壓力??梢灶A見,這次危機將降低全球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全球經濟可能陷入周期性衰退。
所謂經濟衰退,是指經濟出現(xiàn)停滯或負增長,如果一年連續(xù)兩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負增長,就可認定為經濟衰退。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xiàn)下滑,比如就業(yè)、投資和公司盈利。
首先,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的概率大增。最近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很低,但還沒有變成負數(shù)。從這一點上看,美國經濟還未進入衰退,目前的金融危機還沒有大規(guī)模波及實體經濟,但由于美國金融業(yè)在危機中損失慘重,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必然受到影響,進而會向實體經濟傳導。從生產角度看,金融危機過后,信貸規(guī)模和信貸條件都將緊縮,企業(yè)擴大生產規(guī)模必將受到影響。消費方面,股市暴跌導致居民財富大幅縮水,房地產市場讓美國民眾負債累累,消費信心降低,住宅市場恢復和消費增長等各個重要經濟環(huán)節(jié)都將受到影響。此外,美國就業(yè)市場形勢呈惡化趨勢,非農就業(yè)人口連續(xù)8個月萎縮,失業(yè)率大幅上升,美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內需進一步放緩,而通脹仍處于歷史高位。
其次,日本、德國、法國以及歐元區(qū)其他國家經濟下滑速度可能超出預期,已經或正在陷入衰退。據(jù)有關媒體9月19日的報道,日本政府因金融市場動蕩在月度報告中維持經濟景氣不振的評估,稱美國金融動蕩將導致日本經濟進一步放緩,同時調降對全球經濟評估,稱經濟放緩在向全球擴散。日本苦于原料成本高漲、出口放緩與資本支出疲弱,二季度經濟衰退幅度為7年來之最。歐共體國家出口放緩、公司盈利能力和生產率下降,已經陷入衰退,而且此次危機令歐洲許多金融機構受到牽連,尤其是英國可能是美國之外受損最為嚴重的國家。
第三,中國、印度、俄羅斯以及其他新興國家和地區(qū)經濟此前已進入下降周期,這次危機引發(fā)全球股市劇烈反應,加速了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下滑,進一步惡化這些新興國家的外部經濟環(huán)境,對其經濟發(fā)展構成新的不利因素。
2.美元面臨走弱壓力,全球通脹生變
過去,美國政府長期實行寬松的金融政策,美元持續(xù)貶值致使流動性泛濫,加劇了全球通貨膨脹。去年次貸危機發(fā)生后,為應對危機,美國又在較短時間內大幅降息,通過直接注資、接管、放寬融資條件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如今,隨著美國7000億美元救援計劃的批準和實施,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政府將有一個持續(xù)的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過程,總規(guī)??赡艹^萬億美元。美國財政本來就是赤字,政府注資行為會使赤字進一步增加,為了籌措資金,美國就會發(fā)行更多的貨幣或者債券,美元流動性過剩將進一步加重。與此同時,歐共體、日本、加拿大、俄羅斯等國也同時通過注資或貨幣政策方式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這些國家為救援國內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而采取的新的救援措施也在醞釀之中,全球市場可能重新面臨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因此,美元作為全球最主要的貨幣,將再次面臨走軟壓力,在當前全球物價較高、通脹較為嚴重、資產價格仍需回調的背景下,將使全球開始緩解的通脹形勢再生變數(shù)。如果美國金融危機進一步擴散,向銀行業(yè)發(fā)展,那么美元將面臨更加嚴重的全球信任危機,會進一步威脅到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將對美元乃至全球經濟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3.滯脹或是明年全球經濟主要特征
如前文所述,解決危機的措施有可能成為物價上漲的新誘因,全球通脹形勢仍不樂觀,物價難以持續(xù)下降。同時,危機將降低全球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全球經濟有可能進入滯脹(即低增長與高物價)階段,而這很可能是2009年全球經濟的主要特征。低增長與高通脹,這一矛盾將限制各國政府的政策空間。
4.中國經濟相對獨立,影響卻不可避免
中國經濟雖然相對獨立,但國際化的進程已經很深,與全球經濟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尤其是近幾年,從經濟增長、物價等指標看,中國與全球經濟的發(fā)展方向基本一致,只是中國經濟增長率絕對值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一是中國的外部經濟環(huán)境更加惡化,出口需求面臨新的困難。今年以來,中國出口增長率已經出現(xiàn)大幅下降,如今全球經濟面臨周期性下滑風險,中國的出口形勢將更加嚴峻。二是美元面臨新的貶值壓力,即人民幣面臨新的升值壓力,這也是中國擴大出口的一個不利因素??傊?,中國國際國內經濟環(huán)境更加復雜,使其保證經濟增長、控制物價的壓力更大。
5.商品市場走勢更難把握
前幾年,國際商品市場需求旺盛,油價一路高歌,美元一路向下,各種因素合力助推大宗商品價格步步高升,商品市場的宏觀經濟因素相對比較好把握。但是從今年開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7月份以來油價從高位急速下挫,美元強勁反彈。從目前的形勢看,油價大漲大跌的可能都很小,美元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回調走軟的可能性較大,但中長期美元可能繼續(xù)構筑底部區(qū)域,而全球經濟下滑已成定局。需求、美元、原油這三個過去商品市場的“推手”,在今后的用力方向上將出現(xiàn)分化,有的助漲,有的可能助跌,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可能有不同的力量主導,商品市場的定價環(huán)境更加復雜多變,走勢可能較為反復。
信息來源:東方財富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