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入市”之路要走多遠? 未來談判還需數(shù)年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4-06-16 07:56:00
與中國入世談判的情形相似,中國“入市”的漫漫長征也并非一帆風順。繼新西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三國在短短兩個月內先后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之后,6月3日,美國10位代表亮出的10張否決票成了最大的攔路虎。同樣,排在后面的是本月底提交初評結果的歐盟,也不是塊好啃的骨頭。
短期內難有意外結果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苯邮苤袊洕鷷r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官員和專家都表示出這樣的態(tài)度。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陳寶森說:“中美在簽署中國加入世貿協(xié)定時,允許美國在15年內仍可以非市場經濟國家看待中國?,F(xiàn)在才不到3年,在這么短時間內很難有出人意料的結果。想想入世談判走過了15個春秋的風雨歷程,相比較起來,現(xiàn)在還有什么我們不能承受的挫敗和打擊?”
“在聽證會之前,我就對此不抱樂觀態(tài)度。美國不會輕易將這道‘緊箍咒’取消,這是由美國的經濟利益所決定的?!眹鴦赵喊l(fā)展研究中心外經部部長張小濟說:“對于市場經濟或是政府主導的經濟即非市場經濟,各國的標準不一。按照我國的計算方式,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市場經濟體系框架,并逐步完善。但美國并不這樣看,美國對此制定的6個具體標準不是國際標準,只是出于本國經濟利益考慮?!?
所以,在中國入世前,中美經貿關系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美國國會每年都要因是否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而投票。入世后面臨“入市”,新的難題又出現(xiàn)了,美國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復旦大學國際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對此表示,中美都是從本國經濟利益出發(fā),但根據(jù)談判現(xiàn)狀,中國處于弱勢地位。美方提出的6項標準,只要中方有一項不符合,他就可以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經過25年不斷深化的改革,中國的經濟體制已經成功地由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一位官員這樣表示:“但是,有反對的聲音不害怕,關鍵是他們認真地聽到了我們的表達和解釋,在公開場合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這才是最重要的?!?
美政治因素影響大
陳寶森認為,美國這次對我決不松口主要是出于政治因素。美國總統(tǒng)大選在即,各議會、黨派以保護制造業(yè)、鋼鐵業(yè)等夕陽產業(yè)為由,而不惜犧牲中美經貿關系,來贏得選民的歡心。
張小濟也認為,此次美國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公開聽證會上,美方11名陳述人中有10名是國會議員、律師、鋼鐵家具等產業(yè)代表、工會組織的代表,這些人各自代表著相關利益集團,是一股較強大的政治力量,對議會及選舉有一定影響。
實際上,中國價廉物美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對其消費者和銷售商都有利,唯一不利的就是那些相關的制造業(yè)企業(yè)和工人,這些鋼鐵工人聯(lián)合會、森林與紙業(yè)協(xié)會、鑄造業(yè)協(xié)會等利益代表出于自身的利益考慮也會堅決否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為此,在此次聽政會上,他們將針鋒相對的焦點集中在中國的勞資問題和產品低價傾銷問題上。張小濟說:“勞資問題一直是中美經貿關系正常化的焦點。美方認為我國勞工權力沒有得到保障,存在不公平競爭,進而影響美國就業(yè)。這根本就是美國夸大事實,中國勞動力便宜是勞動力過剩及競爭等市場因素決定的,而非政府人為在壓低勞動力價格。相反,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如制定《勞動法》、頒布最低工資標準等一系列措施來保證勞動者的利益。”
另外,美國指責我國出口產品低價傾銷也是有失偏頗。中國產品之所以價廉物美不僅是勞動力便宜,且產業(yè)集群配套強、生產效率高,這是其他低工資國家無法比擬的。
對于這一點,那位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的官員也說:“非市場經濟地位現(xiàn)已成為西方發(fā)達國家針對中國產品在反傾銷調查中的慣用手段。由于他們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在針對我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期間,就要以第三替代國的生產成本來測定我出口產品的生產成本。這些發(fā)達國家常常隨意選擇的第三替代國,其生產成本常高于中國生產成本,形成‘中國出口產品銷售價格低于生產成本’的結論,從而‘傾銷’罪名成立,進而對此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這本身是反傾銷領域貿易措施的一項歧視性做法,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損失嚴重,這是迫使中國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重要原因?!?br> 未來談判還需數(shù)年
這一局勢在美總統(tǒng)大選之后是否將有所改觀呢?陳寶森認為不一定。從目前布什的主要競爭對手約翰·克里的言行看,他對勞資等一些問題上態(tài)度較布什更強硬,如果克里競選成功,在上任初期他肯定會采取相應手段為穩(wěn)住地位,反傾銷作為美政府對華經貿政策施壓的重要手段,他決不會輕易放棄。
“即使美國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那也是要條件的,要看中美雙邊貿易關系走到何種程度,看下一步的發(fā)展。”張小濟說。
有些專家認為中國的“入市”會在今后兩三年完成。但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卻不這么樂觀。陳寶森認為,肯定會超過3年,但也無須15年那么長。在“入市”外交過程中,最關鍵的還是美國。估計美國是最晚一個“點頭”的國家,本月底要談判的歐盟也不會很痛快,也會針對那幾條焦點給中國設阻,但措辭和態(tài)度會比美國稍為緩和。他建議,今后我國應從外圍即發(fā)展中國家先入手,再一個一個突破。
他們表示,我國應采取有所作為的策略,積極爭取其他國家的認可。從目前的磋商、談判進程及效果上看,在獲得上述三國承認后,泰國實際上已認為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下一個很可能就是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這個較大的發(fā)達國家承認后,未來幾年就可能形成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
“為了‘市場經濟’這四個字,為證明中國確實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證明我們的經濟體制有能力執(zhí)行WTO多邊規(guī)則,在入世談判中我們花了6年時間?!饼堄缊D曾這樣感慨。這些都預示著要摘掉“非市場經濟”這頂帽子,絕非易事。我國“入市”的征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短期內難有意外結果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苯邮苤袊洕鷷r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官員和專家都表示出這樣的態(tài)度。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陳寶森說:“中美在簽署中國加入世貿協(xié)定時,允許美國在15年內仍可以非市場經濟國家看待中國?,F(xiàn)在才不到3年,在這么短時間內很難有出人意料的結果。想想入世談判走過了15個春秋的風雨歷程,相比較起來,現(xiàn)在還有什么我們不能承受的挫敗和打擊?”
“在聽證會之前,我就對此不抱樂觀態(tài)度。美國不會輕易將這道‘緊箍咒’取消,這是由美國的經濟利益所決定的?!眹鴦赵喊l(fā)展研究中心外經部部長張小濟說:“對于市場經濟或是政府主導的經濟即非市場經濟,各國的標準不一。按照我國的計算方式,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市場經濟體系框架,并逐步完善。但美國并不這樣看,美國對此制定的6個具體標準不是國際標準,只是出于本國經濟利益考慮?!?
所以,在中國入世前,中美經貿關系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美國國會每年都要因是否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而投票。入世后面臨“入市”,新的難題又出現(xiàn)了,美國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復旦大學國際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對此表示,中美都是從本國經濟利益出發(fā),但根據(jù)談判現(xiàn)狀,中國處于弱勢地位。美方提出的6項標準,只要中方有一項不符合,他就可以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經過25年不斷深化的改革,中國的經濟體制已經成功地由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一位官員這樣表示:“但是,有反對的聲音不害怕,關鍵是他們認真地聽到了我們的表達和解釋,在公開場合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這才是最重要的?!?
美政治因素影響大
陳寶森認為,美國這次對我決不松口主要是出于政治因素。美國總統(tǒng)大選在即,各議會、黨派以保護制造業(yè)、鋼鐵業(yè)等夕陽產業(yè)為由,而不惜犧牲中美經貿關系,來贏得選民的歡心。
張小濟也認為,此次美國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公開聽證會上,美方11名陳述人中有10名是國會議員、律師、鋼鐵家具等產業(yè)代表、工會組織的代表,這些人各自代表著相關利益集團,是一股較強大的政治力量,對議會及選舉有一定影響。
實際上,中國價廉物美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對其消費者和銷售商都有利,唯一不利的就是那些相關的制造業(yè)企業(yè)和工人,這些鋼鐵工人聯(lián)合會、森林與紙業(yè)協(xié)會、鑄造業(yè)協(xié)會等利益代表出于自身的利益考慮也會堅決否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為此,在此次聽政會上,他們將針鋒相對的焦點集中在中國的勞資問題和產品低價傾銷問題上。張小濟說:“勞資問題一直是中美經貿關系正常化的焦點。美方認為我國勞工權力沒有得到保障,存在不公平競爭,進而影響美國就業(yè)。這根本就是美國夸大事實,中國勞動力便宜是勞動力過剩及競爭等市場因素決定的,而非政府人為在壓低勞動力價格。相反,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如制定《勞動法》、頒布最低工資標準等一系列措施來保證勞動者的利益。”
另外,美國指責我國出口產品低價傾銷也是有失偏頗。中國產品之所以價廉物美不僅是勞動力便宜,且產業(yè)集群配套強、生產效率高,這是其他低工資國家無法比擬的。
對于這一點,那位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的官員也說:“非市場經濟地位現(xiàn)已成為西方發(fā)達國家針對中國產品在反傾銷調查中的慣用手段。由于他們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在針對我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期間,就要以第三替代國的生產成本來測定我出口產品的生產成本。這些發(fā)達國家常常隨意選擇的第三替代國,其生產成本常高于中國生產成本,形成‘中國出口產品銷售價格低于生產成本’的結論,從而‘傾銷’罪名成立,進而對此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這本身是反傾銷領域貿易措施的一項歧視性做法,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損失嚴重,這是迫使中國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重要原因?!?br> 未來談判還需數(shù)年
這一局勢在美總統(tǒng)大選之后是否將有所改觀呢?陳寶森認為不一定。從目前布什的主要競爭對手約翰·克里的言行看,他對勞資等一些問題上態(tài)度較布什更強硬,如果克里競選成功,在上任初期他肯定會采取相應手段為穩(wěn)住地位,反傾銷作為美政府對華經貿政策施壓的重要手段,他決不會輕易放棄。
“即使美國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那也是要條件的,要看中美雙邊貿易關系走到何種程度,看下一步的發(fā)展。”張小濟說。
有些專家認為中國的“入市”會在今后兩三年完成。但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卻不這么樂觀。陳寶森認為,肯定會超過3年,但也無須15年那么長。在“入市”外交過程中,最關鍵的還是美國。估計美國是最晚一個“點頭”的國家,本月底要談判的歐盟也不會很痛快,也會針對那幾條焦點給中國設阻,但措辭和態(tài)度會比美國稍為緩和。他建議,今后我國應從外圍即發(fā)展中國家先入手,再一個一個突破。
他們表示,我國應采取有所作為的策略,積極爭取其他國家的認可。從目前的磋商、談判進程及效果上看,在獲得上述三國承認后,泰國實際上已認為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下一個很可能就是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這個較大的發(fā)達國家承認后,未來幾年就可能形成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
“為了‘市場經濟’這四個字,為證明中國確實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證明我們的經濟體制有能力執(zhí)行WTO多邊規(guī)則,在入世談判中我們花了6年時間?!饼堄缊D曾這樣感慨。這些都預示著要摘掉“非市場經濟”這頂帽子,絕非易事。我國“入市”的征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