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 六大數字透視中國經濟走勢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9-03-09 09:53:00
●當前一些經濟指標有好轉跡象,但這并不足以表明經濟觸底回暖。中國經濟增速今年會呈現(xiàn)前低后高走勢。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yè)政策,中央財政擬投入420億元資金。
●目前物價回落,為我國調整資源類價格改革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雖然財政赤字逼近萬億元,但這是一個風險可控的財政赤字。
●隨著新增貸款的逐步到位,為經濟發(fā)展初步奠定了寬松的貨幣環(huán)境。
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2009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百姓關注,世界矚目。
在3月5日開幕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較大篇幅對今年政府工作做出部署。經濟增長率、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人數、物價漲幅、國際收支這四大經濟社會發(fā)展預期目標,以及財政和貨幣兩大宏觀調控政策,是折射經濟走勢最重要的六個方面。新華社記者就此選擇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六大數字,約請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進行解讀。
經濟增長率:
非同尋常的"8%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8%左右。這也是中國政府連續(xù)五年將經濟增速目標設定為這一數字。但今年這一目標,卻格外不尋常。
"經濟增長的周期性調整與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相疊加,導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8%左右,是一個要通過努力才能實現(xiàn)的目標。"全國人大代表、東北財經大學校長艾洪德說,"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必需的就業(yè)機會,才能實現(xiàn)經濟社會的良性運轉。"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楊子強相信:"中國經濟有望在本輪經濟衰退中率先復蘇"。但他提醒說,當前一些經濟指標有好轉跡象,但這并不足以表明經濟觸底回暖。"今年六七月份將會是一個重要觀測窗口"。
全國政協(xié)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預測,如果處理得好,中國經濟增速今年會呈現(xiàn)前低后高走勢。但也要做好防范國際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的預案。
就業(yè)水平:
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900萬人以上
國際金融危機的強烈沖擊,使得我國企業(yè)用工需求明顯下滑。當前,約2000萬農民工失崗返鄉(xiāng),還有610萬應屆大學畢業(yè)生、近100萬往屆未就業(yè)大學生正在尋找工作。
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局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新增城鎮(zhèn)就業(yè)900萬人以上,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4.6%以內。
"在當前經濟遭遇困難的背景下,就業(yè)矛盾凸顯。穩(wěn)定原有就業(yè)規(guī)模和創(chuàng)造新的就業(yè),對保持經濟活力,保證中國經濟社會正常運行至關重要。"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安市委書記劉永忠說。
今年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900萬的目標,比去年1000萬的目標低100萬,但與前年的目標持平。
促進就業(yè),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是在經濟形勢嚴峻的時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yè)政策,中央財政擬投入420億元資金。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所長蔡昉表示,要把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和擴大就業(yè)結合起來,最大化地促進就業(yè)。要創(chuàng)造有利于就業(yè)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目標,政府要履行促進就業(yè)的一系列公共職能。
物價:
"4%左右漲幅"背后有深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4%左右。這一預期目標,比去年預期目標低了0.8個百分點,比去年實際漲幅低了1.9個百分點,但比前年預期目標高出1個百分點。
"這個物價預期目標是與經濟增長率目標相匹配的。既考慮了當前CPI下行走勢,也考慮了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從中長期看推動物價上漲的可能。"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發(fā)展改革委主任楊慶育指出。
"物價總體上有望呈現(xiàn)先降后升的態(tài)勢。上半年繼續(xù)下滑,第三季度走勢趨穩(wěn),第四季度可能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上漲。"楊子強代表說,"目前物價回落,為我國調整資源類價格改革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這也是緩和物價下行的動力。"
國際收支:
1.9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
增減牽動全球神經
中國目前擁有位居世界第一的1.9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規(guī)模,其增減動向,舉世關注。而外匯儲備作為一個國家宏觀經濟運行和國際收入與支出情況的最終反映,也是觀察外貿走勢、外匯儲備管理等國際收支領域動向的最佳觀測目標。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出口大幅萎縮,外匯儲備增速也出現(xiàn)了放緩跡象。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1月份當月仍實現(xiàn)貿易順差391億美元,增長102%。但這并不令人欣喜:進出口雙雙下跌,只是因為進口跌幅高于出口,才使得順差保持增長。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外經貿廳廳長梁耀文表示,進口持續(xù)下降意味著未來出口仍有可能進一步萎縮。"但全球經濟體都在實施積極的救市計劃,預計下半年出口形勢會有所好轉。"
9500億元赤字:
重拳力促經濟增長
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今年我國財政赤字合計為9500億元。這個赤字規(guī)模創(chuàng)出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最高紀錄,是歷史高值的2003年財政赤字的近三倍。這也意味著積極財政政策開始發(fā)揮效力,擴大赤字,籌集資金,增加投資,全力保障經濟增長。
雖然財政赤字逼近萬億元,但這是一個風險可控的財政赤字。艾洪德代表說,與一些國家的過度負債和高杠桿率相比,我國政府負債水平較低,資產負債狀況更為穩(wěn)健。"我國在擴大財政赤字方面還有不小增長空間,有著較大回旋余地。"
按照歐盟的有關標準來衡量,3%和60%分別被視為赤字率(赤字占GDP比重)和債務率(國債余額占GDP比重)的警戒線。就9500億元規(guī)模而言,雖然比往年都多,但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在3%以內,國債余額占GDP比重在20%左右,我國綜合國力可以承受,總體上也是安全的。
新增貸款5萬億元:
為經濟發(fā)展注入活力
金融是現(xiàn)代經濟的核心,是經濟活動的血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廣義貨幣增長17%左右,新增貸款5萬億元。這將創(chuàng)出歷年來新增貸款的新高。
信貸的穩(wěn)定增長,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撐。根據近10年來的經驗數據看,每新增100元貸款,就可帶動投資增加55元以上,增加GDP65元左右。特別是在當前,受財力限制,財政資金只能滿足其中一部分投資需求,其余部分必須依靠金融體系尤其是銀行信貸資金投入來解決。
來自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新增貸款超過1.6萬億元,2月份信貸繼續(xù)保持較高增速。隨著新增貸款的逐步到位,為經濟發(fā)展初步奠定了寬松的貨幣環(huán)境。
楊小平代表說,今年是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第一年,政策效果也為人們所期待。不過,在當前形勢下,就貨幣政策而言,緊了固然不行,過度寬松也要不得。"如果過度寬松,可能會像有的國家那樣掉進流動性陷阱,對國家今后發(fā)展的不利影響會很大。"
□ .劉.錚. .張.旭.東. .周.英.峰 .市.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