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問中金所避險機制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6-07-05 10:47:00
“熔而不斷”的設計可能增加機構投資者操縱市場的幾率,目前尚待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的“熔斷”機制,引起了部分專家的質疑。
“3·27”陰影始揮不去。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將于近日掛牌,作為首發(fā)產品的滬深300指數期貨也會在隨后亮相。
然而人們也許無法忘記,十一年前,中國最早的金融期貨試水因“3·27”國債期貨等事件的發(fā)生草草收場。據接近原中金所籌備組的人士透露,為了解決金融期貨市場風險的管理,一種借鑒海外經驗的“熔斷”風險管理機制首次亮相中國資本市場。
不過,由于“熔而不斷”的設計可能增加機構投資者操縱市場的幾率,目前尚待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的“熔斷”機制,引起了部分專家的質疑。
6%的熔斷機制
衍生品交易網首席經濟學家劉鳳元認為,金融期貨的非系統風險主要出自兩個方面,交易風險和違約風險。前者主要源自保證金敞口,如果交易所不通過制度設計予以限制,最終可能轉化為違約風險。
在“3·27事件”中,原上海萬國證券公司采取透支交易的手段,在下午收盤前8分鐘內拋出1056萬手賣單,將合約價格從150.30元打壓到147.50元,7分鐘內暴跌2.80元,當日開倉的多方全線爆倉。為防范市場的劇烈波動,熔斷與漲跌停板制度被引入中金所,將應用于滬深300指數期貨交易,未來期貨合約的每日價格最大漲跌幅,將在上市前被交易所鎖定。
按照交易規(guī)則,熔斷板制度會在合約申報價高(或低)于前日收盤價6%并持續(xù)1分鐘時,自動開啟。此后的連續(xù)十分鐘,該合約買賣申報仍可以撮合成交,但報價不能超過6%的熔斷點。此外,每個交易日只啟動一次熔斷機制;最后交易日不設漲跌停板和熔斷板。
即將入場的股指期貨的熔斷板被設定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6%。漲跌停板則與目前A股市場一樣,被設定為10%。在合約價格達到熔斷板和漲跌停板時,成交撮合將以平倉與時間優(yōu)先原則進行。
接近原籌備小組的人士透露,這一機制的設定,借鑒了新加坡交易所“新華富時A50指數期貨”所設計的機制。該指數將于9月推出。
按照新加坡交易所較早前在網上公布的內容,新華富時A50指數期貨的漲跌停板和熔斷板設定為:“初始停板為±10%。一旦打板,隨后的10分鐘內將只允許在±10%范圍內交易。10分鐘結束后,漲跌停板擴大到±15%。如果再次打板,將再有10分鐘的冷卻期,期間只允許在±10%范圍內交易。10分鐘冷卻期之后,當日剩余的交易時間內,取消漲跌停板?!?br> 熔斷(Circuit Breaker,又稱斷路器)與漲跌幅限制(Price Limit)、減速措施(Speed Bumps)共同構成目前國際通用的三大自動穩(wěn)定機制類型。
據中金所原籌備組一份研究報告介紹,熔斷機制于1987年全球股災時應運而生,以解決市場價格劇烈變化、成交量驟升所導致的流動性問題。斷路器僅在市場下跌時采用,目的在于用有秩序、事先計劃的暫停交易,來取代突發(fā)性的暫停交易。與漲跌幅限制相似,斷路器也給市場及市場參與者提供了機會,以便理性評估市場狀況及可能的系統性壓力。
“熔而不斷”提供操縱市場機會
然而,滬深300與新華富時A50的方案甫一推出,多位市場人士與學者便對兩者“熔而不斷”的風險控制效果提出質疑。
與海外市場通行的“熔斷”機制相比,國內的“熔斷”機制規(guī)定,在熔斷啟動后的時段內市場仍可繼續(xù)交易,這種“熔而不斷”的機制,恰恰可能增加機構投資者操縱市場的幾率。
薪泓投資首席分析師左洪江對此表示質疑。左參與香港恒指與標普500股指期貨多年。他舉例稱,從理論上,某交易日開盤后,機構投資者可迅速將股指拉抬或打壓至6%的熔斷點,這可致反方向交易的散戶恐慌,10分鐘熔斷期內紛紛拋盤。后市如果機構投資者繼續(xù)拉升,散戶必然反而追漲。至10%的停板處,機構投資者又可迅速反方向將其打或拉到另一方向的10%停板。由此,機構投資者可獲利30%。
顯然,對于目前日交易額僅數百億的中國A股大盤而言,按10%的保證金杠桿計算,控制市場成本僅幾十億。而6%的熔斷設計更提供了一個操作時點。
左洪江建議,中金所熔斷板最好能采用“熔而斷”的設計,落實“冷卻”的作用,并將目前的每個交易日只執(zhí)行一次,改為上午、下午各一次。
此外,海外市場通行的“熔斷”機制還具有多層次的運行特點,上述研究報告介紹,“典型的斷路器措施設有一個(或以上)按照市場跌幅的百分比來計算的觸發(fā)水平,當市場下跌至某一百分比時,便會暫停交易一段時間;如果恢復交易后市場繼續(xù)下跌至另一百分比時,市場會暫停交易一段更長的時間。斷路器持續(xù)的時間長短一般取決于市場下跌的百分比,下跌程度越深,暫停交易的時間會越久。”
相比之下,劉鳳元指出,目前國內所謂的“熔斷”,實際上與海外通行的減速措施更為接近。以紐約證券交易所的“80A規(guī)則”為例,“在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DJIA)較上季度最后一個月平均值上漲(或下跌)2%以上時,該規(guī)則即對指數套利交易施加限制,規(guī)定委托買賣的成份股價格不得高(或低)于該股上一筆成交價,除非上一筆成交價與再上一筆成交價相比呈跌(或漲)勢,此類買賣委托才可以輸入。如果實施減速措施后,當日指數與上季度最后一個月平均值的漲跌幅縮小為1%(或以內)時,上述限制即取消?!?br> 另一方面,前述接近原籌備小組的人士表示,以中國A股市場為現貨基礎的股指期貨,其設計很大程度受制于A股的制度設計。熔斷是一個跨市場運用的機制,當現貨市場因啟動熔斷而暫停交易時,相關的衍生市場也會暫停交易。如當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暫停交易時,芝加哥商業(yè)交易所(CME)、紐約期貨交易所(NYBOT)等也會暫停相關衍生品合約的交易。
顯然,在滬深兩大交易所未引入熔斷制度之前,中金所的“熔斷”由于難跨市場而行,其實際效果也會受到限制。
信息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