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專家:“電荒”升級 2004第一峰下周駕到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4-07-11 08:01:00
國家電網公司總工程師趙遵廉表示,電力短缺不能簡單說是區(qū)域性和時段性問題,而是明顯帶有全局性和全年性;一些地區(qū)沒有拉閘限電,是以其他地區(qū)的拉閘限電為代價的。
隨著北京保障電力需求平衡的預防方案開始實施,“電荒”考驗愈烈。權威專家認為,中國的電力供應短缺已經“告別局部性和季節(jié)性,成為全局性和全年性的問題”。
2004年全國第一波用電高峰,預計將于下周——7月中旬降臨。由于從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各種針對性措施,類似北京最終啟動緊急方案的“最嚴重的情況”,可能不會大面積出現(xiàn)。
專家分析指出,目前發(fā)電用煤運輸并未因治理公路超載受到嚴重影響,但要從根本解決電力短缺問題,必須割除體制性弊端。
電荒蔓延
國家電網公司總工程師趙遵廉指出,僅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目前全國除了東北三省,其他地區(qū)(除西藏等地)都出現(xiàn)了拉閘限電。
此前,國家發(fā)改委一位官員表示,中國確實存在缺電的問題,但這種短缺是地區(qū)性、季節(jié)性或時段性的。但是據(jù)悉,一些地區(qū)盡管沒有拉閘限電,卻是以其他地區(qū)的拉閘限電為代價的。比如北京,由于供電緊張,國家電網公司6月從東北、華中電網調劑30萬千瓦電力進京,北京用電指標仍只能達到910萬千瓦,缺口還有40萬千瓦。而供應北京2/3的用電的山西、內蒙古等,已經付出了缺電分別占到其總負荷的30%和40%的沉重代價。趙遵廉表示,電力供應短缺應主要視為“全局性問題”;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調配,盡管保證了一個地方用電,但總量短缺情況不會好轉。
來自北京發(fā)改委的消息說,本周四(7月8日),北京啟動了保障電力需求平衡預控措施的重要一項——7月8日至8月31日期間,6389戶非連續(xù)性生產工業(yè)企業(yè)實行輪流周休,并在7月15日至8月15日高溫期間休假一周。這些預控措施也只能讓北京節(jié)電30萬千瓦。如果缺電進一步嚴重,北京將啟動拉閘限電的緊急措施。
此前,即使在用電較少的2003年冬季,全國一些省市拉閘限電的情況也較嚴重。2004年一季度以來,全國則已有24個省份拉閘限電,成為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電力最緊缺的一年。上海等城市已經在今年6月中旬啟動了類似北京的百日“夏季戰(zhàn)役”,錯避開用電高峰。
趙遵廉認為,預計大約7月中旬,全國用電將達到最高峰;7月底還會有另一個高峰。
迄今的用電峰值是6月29日創(chuàng)造的。6月28日,全國日用電量首次突破60億度;29日達到62.74億度,刷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電煤供應未受影響
專家表示,目前電煤運輸仍以鐵路為主,公路運輸盡管受到“治超”影響,但總體運量降幅不大;加上6月鐵路運輸增加,不少電廠電煤庫存有所提高。因此,在即將到來的用電高峰期,不會出現(xiàn)電煤供應的嚴重短缺問題。華東煤炭銷售聯(lián)合體秘書處副秘書長鄭勇表示,全國煤炭年產19億噸,鐵路運輸要承擔10億噸,其他才是公路;在華東,鐵路運輸占到60%左右,水運占40%。前一階段鐵路檢修后搶運了不少電煤,目前電廠電煤尚未陷入最困難時期。據(jù)悉,就在6月20日全國治理“超限超載”前,全國的鐵路運輸電煤力度加大,強運出大量電煤。
國內7大鐵路煤炭運輸干線的運能都超過了100%,其中大同到秦皇島線達到120%,秦皇島的港口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30%。截止到6月21日,直供骨干電廠因缺煤而停機的發(fā)電容量有2/3得到恢復,全國直供的200多家骨干電廠煤炭庫存由4月的731萬噸(低于警戒線5天),增加到975萬噸。北京發(fā)改委的消息也說,自6月17日至7月6日的20天內,北京鐵路局突擊搶運華北電網煤炭238.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運52.3萬噸;在華北電網耗煤同比增長33.6%的情況下,存煤增長35.1萬噸,緩解了北京地區(qū)電煤供應緊張局面。
體制問題中國煤炭運銷協(xié)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武承厚表示,目前電廠電煤庫存8~9天是沒有問題的;全國電力緊張問題不在于電煤生產和運輸,而在于體制沒有理順。比如東北的煤、電都很富余,卻不好調配。如果沒有大的突發(fā)性事件,電力、電網安全有保證,今年夏季不會發(fā)生“極其嚴重的拉閘限電現(xiàn)象”。錯峰避峰用電在國外比較普遍。此前,發(fā)改委相關官員曹玉書表示,今年1~5月,中國的電力建設增長達到16.1%,但電力需求增長了19.9%,固定資產投資已增長33%。因此,要滿足這樣大幅度增長的用電需求,能源的發(fā)展能力難以支撐。全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領導小組7月5日的消息說,全國干線公路交通流量目前降幅平均在18%~20%;公路載貨車輛的交通流量與“治超”前的平均流量相比,有約11%的降幅。
“集中治超半個月來,煤和蔬菜的運價漲幅較大,較此前分別上漲45%和30%。全國煤炭的平均運價在每噸公里0.49元,日均公路煤炭運輸量90萬噸”。這是對22個省上報的運量分析后的數(shù)據(jù)。鄭勇指出,電煤運輸成本上升是“運價合理回歸”,全國煤炭的平均運價仍有上升空間。而且日均公路煤炭運輸量90萬噸主要指長途運輸,短途運輸大多沒有統(tǒng)計進去。這說明實際公路運輸量可能更多些。此前,從中央到地方,頻頻發(fā)布有關“認真對待2004年迎峰度夏電力安全”的相關文件,各種應急措施已經就緒。國家電監(jiān)會也正式發(fā)文,要求“按照先錯峰、后避峰、再限電、最后拉電的原則,保證電網安全”;“加強與煤礦、鐵路等系統(tǒng)的協(xié)調,確保電煤供應,避免因電煤供應不足導致煤電機組停產,造成電網拉閘限電”。
專家由此認定,“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隨著北京保障電力需求平衡的預防方案開始實施,“電荒”考驗愈烈。權威專家認為,中國的電力供應短缺已經“告別局部性和季節(jié)性,成為全局性和全年性的問題”。
2004年全國第一波用電高峰,預計將于下周——7月中旬降臨。由于從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各種針對性措施,類似北京最終啟動緊急方案的“最嚴重的情況”,可能不會大面積出現(xiàn)。
專家分析指出,目前發(fā)電用煤運輸并未因治理公路超載受到嚴重影響,但要從根本解決電力短缺問題,必須割除體制性弊端。
電荒蔓延
國家電網公司總工程師趙遵廉指出,僅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目前全國除了東北三省,其他地區(qū)(除西藏等地)都出現(xiàn)了拉閘限電。
此前,國家發(fā)改委一位官員表示,中國確實存在缺電的問題,但這種短缺是地區(qū)性、季節(jié)性或時段性的。但是據(jù)悉,一些地區(qū)盡管沒有拉閘限電,卻是以其他地區(qū)的拉閘限電為代價的。比如北京,由于供電緊張,國家電網公司6月從東北、華中電網調劑30萬千瓦電力進京,北京用電指標仍只能達到910萬千瓦,缺口還有40萬千瓦。而供應北京2/3的用電的山西、內蒙古等,已經付出了缺電分別占到其總負荷的30%和40%的沉重代價。趙遵廉表示,電力供應短缺應主要視為“全局性問題”;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調配,盡管保證了一個地方用電,但總量短缺情況不會好轉。
來自北京發(fā)改委的消息說,本周四(7月8日),北京啟動了保障電力需求平衡預控措施的重要一項——7月8日至8月31日期間,6389戶非連續(xù)性生產工業(yè)企業(yè)實行輪流周休,并在7月15日至8月15日高溫期間休假一周。這些預控措施也只能讓北京節(jié)電30萬千瓦。如果缺電進一步嚴重,北京將啟動拉閘限電的緊急措施。
此前,即使在用電較少的2003年冬季,全國一些省市拉閘限電的情況也較嚴重。2004年一季度以來,全國則已有24個省份拉閘限電,成為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電力最緊缺的一年。上海等城市已經在今年6月中旬啟動了類似北京的百日“夏季戰(zhàn)役”,錯避開用電高峰。
趙遵廉認為,預計大約7月中旬,全國用電將達到最高峰;7月底還會有另一個高峰。
迄今的用電峰值是6月29日創(chuàng)造的。6月28日,全國日用電量首次突破60億度;29日達到62.74億度,刷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電煤供應未受影響
專家表示,目前電煤運輸仍以鐵路為主,公路運輸盡管受到“治超”影響,但總體運量降幅不大;加上6月鐵路運輸增加,不少電廠電煤庫存有所提高。因此,在即將到來的用電高峰期,不會出現(xiàn)電煤供應的嚴重短缺問題。華東煤炭銷售聯(lián)合體秘書處副秘書長鄭勇表示,全國煤炭年產19億噸,鐵路運輸要承擔10億噸,其他才是公路;在華東,鐵路運輸占到60%左右,水運占40%。前一階段鐵路檢修后搶運了不少電煤,目前電廠電煤尚未陷入最困難時期。據(jù)悉,就在6月20日全國治理“超限超載”前,全國的鐵路運輸電煤力度加大,強運出大量電煤。
國內7大鐵路煤炭運輸干線的運能都超過了100%,其中大同到秦皇島線達到120%,秦皇島的港口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30%。截止到6月21日,直供骨干電廠因缺煤而停機的發(fā)電容量有2/3得到恢復,全國直供的200多家骨干電廠煤炭庫存由4月的731萬噸(低于警戒線5天),增加到975萬噸。北京發(fā)改委的消息也說,自6月17日至7月6日的20天內,北京鐵路局突擊搶運華北電網煤炭238.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運52.3萬噸;在華北電網耗煤同比增長33.6%的情況下,存煤增長35.1萬噸,緩解了北京地區(qū)電煤供應緊張局面。
體制問題中國煤炭運銷協(xié)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武承厚表示,目前電廠電煤庫存8~9天是沒有問題的;全國電力緊張問題不在于電煤生產和運輸,而在于體制沒有理順。比如東北的煤、電都很富余,卻不好調配。如果沒有大的突發(fā)性事件,電力、電網安全有保證,今年夏季不會發(fā)生“極其嚴重的拉閘限電現(xiàn)象”。錯峰避峰用電在國外比較普遍。此前,發(fā)改委相關官員曹玉書表示,今年1~5月,中國的電力建設增長達到16.1%,但電力需求增長了19.9%,固定資產投資已增長33%。因此,要滿足這樣大幅度增長的用電需求,能源的發(fā)展能力難以支撐。全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領導小組7月5日的消息說,全國干線公路交通流量目前降幅平均在18%~20%;公路載貨車輛的交通流量與“治超”前的平均流量相比,有約11%的降幅。
“集中治超半個月來,煤和蔬菜的運價漲幅較大,較此前分別上漲45%和30%。全國煤炭的平均運價在每噸公里0.49元,日均公路煤炭運輸量90萬噸”。這是對22個省上報的運量分析后的數(shù)據(jù)。鄭勇指出,電煤運輸成本上升是“運價合理回歸”,全國煤炭的平均運價仍有上升空間。而且日均公路煤炭運輸量90萬噸主要指長途運輸,短途運輸大多沒有統(tǒng)計進去。這說明實際公路運輸量可能更多些。此前,從中央到地方,頻頻發(fā)布有關“認真對待2004年迎峰度夏電力安全”的相關文件,各種應急措施已經就緒。國家電監(jiān)會也正式發(fā)文,要求“按照先錯峰、后避峰、再限電、最后拉電的原則,保證電網安全”;“加強與煤礦、鐵路等系統(tǒng)的協(xié)調,確保電煤供應,避免因電煤供應不足導致煤電機組停產,造成電網拉閘限電”。
專家由此認定,“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