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酯成套技術引領我國聚酯業(yè)發(fā)展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3-05-11 10:59:00
國家“九五”科研攻關項目、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十條龍”攻關項目———儀征化纖股份公司10萬噸/年聚酯成套技術于2001年11月底順利出龍,先是獲得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一等獎,前不久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0萬噸/年聚酯成套技術研究開發(fā)過程,是儀化不斷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大膽創(chuàng)新的過程。
很長一個時期,中國的聚酯生產裝置的工藝技術和設備都是從國外全套引進,以致有人發(fā)出了“世界上的聚酯工藝技術在中國開起了博覽會”的感嘆。
儀化作為中國聚酯業(yè)的龍頭老大,有著振興民族工業(yè)的責任,自1984 年12月30日投產之日起,就確立了“引進決非拿來,必須消化、吸收引進技術,駕馭洋設備”的信念。1991年,儀化成功實施聚酯10%增容改造工作;1992年,又果斷決定采取科研、設計、生產三結合的形式,聯(lián)合國內的大專院校、設計部門,對聚酯裝置實施30 %國產化增容改造,揭開了開啟大型聚酯增容改造國產化的序幕。產學研三方從基礎試驗做起,既講分工,又講合作。而每當科研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時,儀化科研人員便在現(xiàn)有生產裝置上進行大量的驗證、計算工作,并將篩選出的工藝參數(shù)、設計條件及時反饋給設計部門進行工藝設計。經過艱苦努力,一項項科研成果相繼問世:全新的低溫低壓酯化工藝路線、新一代主反應器的設計制造、工藝和設備控制軟件等等。聚酯裝置八單元30%增容改造項目于1996年5月28日成功投產,實際增容達到50%。此后,儀化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相繼在三、六、七單元成功推廣應用,其根本宗旨就是對其不斷改進完善,演化調整,走向成熟。
經過長期準備,10萬噸/年聚酯成套技術的依托工程———10萬噸/年聚酯裝置建設終于在1999年1 0月破土動工。經過400多個日日夜夜的鏖戰(zhàn),該裝置于2000年12月8日投料開車一次成功,一次生產出優(yōu)等品,創(chuàng)造了聚酯裝置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跡。
10萬噸/年聚酯裝置建成投產后,儀化科技人員并未停止前進的步伐,繼續(xù)對裝置工藝進行技術攻關,在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的同時,實施了10 萬噸/年聚酯國產化項目的配套增容改造,并不斷優(yōu)化10萬噸/年聚酯成套技術軟件包。裝置負荷從投產時的300噸/日,逐步升至330噸/日、 380噸/日、420噸/日,目前裝置負荷穩(wěn)定控制在4 40噸/日左右,裝置實際負荷最高可達到14萬~15萬噸/年,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同類裝置的先進水平。該裝置產品質量優(yōu)良,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行銷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不僅如此,儀化正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利用該國產化專有技術,正在興建450噸/日聚酯專用料項目,做大做精做強聚酯主業(yè)。
10萬噸/年聚酯成套技術開發(fā)成功,一舉沖破了國外聚酯技術的壟斷,從此結束了聚酯裝置技術設備成套引進的歷史,向世界表明了中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聚酯工業(yè)的綜合成套技術能力。目前,儀化已成功將該技術轉讓給浙江化纖聯(lián)合公司及濟南齊魯化纖集團公司,恒逸、桐昆、珠海、慈溪、晉江等地企業(yè)440噸/日聚酯裝置的建設,也采用了該技術,總計形成了200余萬噸/年的生產能力,引領了我國聚酯工業(yè)發(fā)展的步伐。不僅如此,該項目科研攻關中培養(yǎng)了各方面的聚酯專業(yè)人才,鍛煉和壯大了自己的工程設計、工程建設和設備制造隊伍,為我國聚酯業(yè)提高國際競爭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儀化花了不到1.5億元的投資建成10萬噸/年聚酯裝置,而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引進同等規(guī)模裝 置需2.7億元,而且建設周期也縮短一年半以上。
很長一個時期,中國的聚酯生產裝置的工藝技術和設備都是從國外全套引進,以致有人發(fā)出了“世界上的聚酯工藝技術在中國開起了博覽會”的感嘆。
儀化作為中國聚酯業(yè)的龍頭老大,有著振興民族工業(yè)的責任,自1984 年12月30日投產之日起,就確立了“引進決非拿來,必須消化、吸收引進技術,駕馭洋設備”的信念。1991年,儀化成功實施聚酯10%增容改造工作;1992年,又果斷決定采取科研、設計、生產三結合的形式,聯(lián)合國內的大專院校、設計部門,對聚酯裝置實施30 %國產化增容改造,揭開了開啟大型聚酯增容改造國產化的序幕。產學研三方從基礎試驗做起,既講分工,又講合作。而每當科研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時,儀化科研人員便在現(xiàn)有生產裝置上進行大量的驗證、計算工作,并將篩選出的工藝參數(shù)、設計條件及時反饋給設計部門進行工藝設計。經過艱苦努力,一項項科研成果相繼問世:全新的低溫低壓酯化工藝路線、新一代主反應器的設計制造、工藝和設備控制軟件等等。聚酯裝置八單元30%增容改造項目于1996年5月28日成功投產,實際增容達到50%。此后,儀化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相繼在三、六、七單元成功推廣應用,其根本宗旨就是對其不斷改進完善,演化調整,走向成熟。
經過長期準備,10萬噸/年聚酯成套技術的依托工程———10萬噸/年聚酯裝置建設終于在1999年1 0月破土動工。經過400多個日日夜夜的鏖戰(zhàn),該裝置于2000年12月8日投料開車一次成功,一次生產出優(yōu)等品,創(chuàng)造了聚酯裝置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跡。
10萬噸/年聚酯裝置建成投產后,儀化科技人員并未停止前進的步伐,繼續(xù)對裝置工藝進行技術攻關,在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的同時,實施了10 萬噸/年聚酯國產化項目的配套增容改造,并不斷優(yōu)化10萬噸/年聚酯成套技術軟件包。裝置負荷從投產時的300噸/日,逐步升至330噸/日、 380噸/日、420噸/日,目前裝置負荷穩(wěn)定控制在4 40噸/日左右,裝置實際負荷最高可達到14萬~15萬噸/年,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同類裝置的先進水平。該裝置產品質量優(yōu)良,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行銷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不僅如此,儀化正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利用該國產化專有技術,正在興建450噸/日聚酯專用料項目,做大做精做強聚酯主業(yè)。
10萬噸/年聚酯成套技術開發(fā)成功,一舉沖破了國外聚酯技術的壟斷,從此結束了聚酯裝置技術設備成套引進的歷史,向世界表明了中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聚酯工業(yè)的綜合成套技術能力。目前,儀化已成功將該技術轉讓給浙江化纖聯(lián)合公司及濟南齊魯化纖集團公司,恒逸、桐昆、珠海、慈溪、晉江等地企業(yè)440噸/日聚酯裝置的建設,也采用了該技術,總計形成了200余萬噸/年的生產能力,引領了我國聚酯工業(yè)發(fā)展的步伐。不僅如此,該項目科研攻關中培養(yǎng)了各方面的聚酯專業(yè)人才,鍛煉和壯大了自己的工程設計、工程建設和設備制造隊伍,為我國聚酯業(yè)提高國際競爭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儀化花了不到1.5億元的投資建成10萬噸/年聚酯裝置,而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引進同等規(guī)模裝 置需2.7億元,而且建設周期也縮短一年半以上。


友情鏈接:


中國繭絲綢交易市場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中國繭絲綢交易市場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金蠶網官方微信
訪問量:今日5852總計233764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