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清原料市場紗類行情一周綜述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3-04-16 10:52:00
近期紗線原料市場行情繼續(xù)前期的衰落行情,其總體呈現(xiàn)出:報價陰跌不止,銷量每況愈下。紡紗廠的出廠價下調幅度開始明顯,而經營商的進貨熱情幾乎為“零”,均持觀望態(tài)度,據(jù)筆者了解,部分經營商既是庫里沒有貨,也不想進貨,用些經營商的話說:“有力進貨,無力銷售”。上周,純滌紗價格繼續(xù)下跌,成交依然低迷,市場上的報價較混亂,全棉的報價繼續(xù)小幅走低,出倉量超弱,但大多廠家仍對其持樂觀態(tài)度,表示不會“暗箱”操作,人棉紗的市場報價相對平穩(wěn),但成交價格卻有所下滑。
1、純滌紗的價格持續(xù)下跌。上周,純滌紗的行情依舊低迷不振,尤其是高支純滌紗的成交價下跌幅度較大,彼此之間的價格距離已較接近,現(xiàn)市場上純滌紗50S、45S中心市價已分別跌至14200元/噸、14000元/噸,而低支紗的報價跌幅相對較小,目前市場上滌紗廠減產的數(shù)量有明顯上升,使市場供貨量有所下降,但市場的銷售量卻下滑得更快,幾乎呈“有價無市”狀態(tài),即便有成交,織布廠也只是拿幾包,最多進半噸貨,即使有大批量的訂單,也只是分批進貨,庫里基本不存貨。近期由于上游原料滌綸短價格的持續(xù)陰跌,使純滌紗的行情“雪上加霜”?,F(xiàn)滌綸短纖中心價格已為8500元/噸左右,最低成交價已跌至8300元/噸左右。
2、全棉紗價位穩(wěn)中有降。近期全棉紗的報價和成交量繼續(xù)小幅下探,現(xiàn)全棉紗21S、32S針織用紗中心市場價分別為18800元/噸、19600元/噸左右,比前周有200—300元/噸左右的跌幅,而相比高峰期的市場價位其已分別下跌600—800元/噸左右。雖然因棉花下移,消耗量降低所帶來的沖擊,使紗廠的庫存有所上升,經銷商不敢進貨。
對于全棉紗的后市,筆者認為:跌幅有限,后期以橫向整理為主。原因如下:(1)前期大多數(shù)紡紗廠基本都以高價采購棉花,而現(xiàn)在的棉紗一般是用前期的高價棉紡的,由于棉花的成本偏高,即使后市棉價繼續(xù)走弱,棉紡廠也會死扛住棉紗的價格。(2)近幾天來內地的棉麻公司售棉量上升趨勢,供應仍有所緊張,但部分大型棉麻公司的售棉熱情仍不高,觀望和囤貨心態(tài)仍占據(jù)主導地位。(3)近期雖然棉紗銷售有所受阻,但按慣例,現(xiàn)正是織全棉類文化衫、T恤等的旺季,而一般來講,現(xiàn)大部分訂單以外單為主,因而對全棉紗仍有一定的需求量。
3、人棉紗的價格相對平穩(wěn)。近期上游粘膠短價格仍呈堅挺態(tài)勢,現(xiàn)市場中心價為12100元/噸左右,而人棉紗雖也有一定的銷售量,但人棉紗的總體行情基本呈弱勢格局,目前市場上人棉紗的成交價普遍低于廠家出廠價,現(xiàn)30S人棉紗中心介為15400元/噸,10S人棉紗中心價為16800元/噸。由于經營商的利潤空間較為狹小,基本處于保本或微利狀態(tài),況且業(yè)內人士普遍看淡后市,市場上降價拋貨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
而由于人棉牛仔布、針織內衣等相關面料的銷售從年初以來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尤其是牛仔布外單的下滑,使人棉紗的需求量進一步減少,市場行情一直呈下滑態(tài)勢,但原材料的穩(wěn)定將使紗線的下跌空間有限,況且由于生產成本的限制,棉紡廠也不會“舍利保單”。
1、純滌紗的價格持續(xù)下跌。上周,純滌紗的行情依舊低迷不振,尤其是高支純滌紗的成交價下跌幅度較大,彼此之間的價格距離已較接近,現(xiàn)市場上純滌紗50S、45S中心市價已分別跌至14200元/噸、14000元/噸,而低支紗的報價跌幅相對較小,目前市場上滌紗廠減產的數(shù)量有明顯上升,使市場供貨量有所下降,但市場的銷售量卻下滑得更快,幾乎呈“有價無市”狀態(tài),即便有成交,織布廠也只是拿幾包,最多進半噸貨,即使有大批量的訂單,也只是分批進貨,庫里基本不存貨。近期由于上游原料滌綸短價格的持續(xù)陰跌,使純滌紗的行情“雪上加霜”?,F(xiàn)滌綸短纖中心價格已為8500元/噸左右,最低成交價已跌至8300元/噸左右。
2、全棉紗價位穩(wěn)中有降。近期全棉紗的報價和成交量繼續(xù)小幅下探,現(xiàn)全棉紗21S、32S針織用紗中心市場價分別為18800元/噸、19600元/噸左右,比前周有200—300元/噸左右的跌幅,而相比高峰期的市場價位其已分別下跌600—800元/噸左右。雖然因棉花下移,消耗量降低所帶來的沖擊,使紗廠的庫存有所上升,經銷商不敢進貨。
對于全棉紗的后市,筆者認為:跌幅有限,后期以橫向整理為主。原因如下:(1)前期大多數(shù)紡紗廠基本都以高價采購棉花,而現(xiàn)在的棉紗一般是用前期的高價棉紡的,由于棉花的成本偏高,即使后市棉價繼續(xù)走弱,棉紡廠也會死扛住棉紗的價格。(2)近幾天來內地的棉麻公司售棉量上升趨勢,供應仍有所緊張,但部分大型棉麻公司的售棉熱情仍不高,觀望和囤貨心態(tài)仍占據(jù)主導地位。(3)近期雖然棉紗銷售有所受阻,但按慣例,現(xiàn)正是織全棉類文化衫、T恤等的旺季,而一般來講,現(xiàn)大部分訂單以外單為主,因而對全棉紗仍有一定的需求量。
3、人棉紗的價格相對平穩(wěn)。近期上游粘膠短價格仍呈堅挺態(tài)勢,現(xiàn)市場中心價為12100元/噸左右,而人棉紗雖也有一定的銷售量,但人棉紗的總體行情基本呈弱勢格局,目前市場上人棉紗的成交價普遍低于廠家出廠價,現(xiàn)30S人棉紗中心介為15400元/噸,10S人棉紗中心價為16800元/噸。由于經營商的利潤空間較為狹小,基本處于保本或微利狀態(tài),況且業(yè)內人士普遍看淡后市,市場上降價拋貨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
而由于人棉牛仔布、針織內衣等相關面料的銷售從年初以來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尤其是牛仔布外單的下滑,使人棉紗的需求量進一步減少,市場行情一直呈下滑態(tài)勢,但原材料的穩(wěn)定將使紗線的下跌空間有限,況且由于生產成本的限制,棉紡廠也不會“舍利保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