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月14日,港幣兌美元貶值0.3%,創(chuàng)十三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盡管對其他貨幣而言,貶值0.3%幅度并不大,但是香港實行的是完全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聯(lián)系匯率制),美元兌港幣波動區(qū)間為7.75-7.85,波動總空間僅為1.3%。
1月14日港幣貶值最高為7.79,距離7.85仍然有較大距離,但這已是2012年以來港幣最弱的一天。港元近日表現(xiàn)再度引發(fā)市場疑問:延續(xù)32年之久的香港聯(lián)系匯率制度是否告終?
香港為何堅持聯(lián)系匯率制度?
香港固定匯率政策開始于1983年,主要意義是降低交易成本,這是其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固定匯率的意義在于,能夠為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提供穩(wěn)定的貨幣條件,有利于對外貿易的開展。在固定匯率下,貿易公司和投資者不再需要考慮匯率波動成本,這是吸引貿易和金融資本的重要條件。
固定匯率的缺點是完全喪失貨幣政策獨立性,即貨幣政策與該國或地區(qū)的基本面完全脫鉤。1998年以來,美聯(lián)儲調息48次,每一次調息后香港均立刻跟隨調息,香港貨幣政策完全沒有獨立性。對于內需為主的大國,喪失貨幣政策獨立性是不可承受的;但對于香港這種小型外向型經濟體,喪失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危害要小得多。
就目前而言,香港要保持貿易和金融的國際地位,聯(lián)系匯率制度仍然是最佳選擇。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香港當局反復表態(tài),“沒有必要和意愿改變目前制度”、“聯(lián)系匯率制度是香港金融、貨幣穩(wěn)定的基石,不打算改變”。
與98年相比,目前港幣要安全得多2016年以來,港幣持續(xù)偏弱,對于香港能否維持聯(lián)系匯率制度的擔憂越來越重?;仡櫄v史,香港聯(lián)系匯率制度最危險的時刻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索羅斯為首的國際資本大舉做空港幣,但最終鎩羽而歸,聯(lián)系匯率制度仍然得以維持。目前香港的基本面遠好于1998年,從基本面角度來講,香港維持聯(lián)系匯率制度問題不大。
1998年,香港的經濟和資本市場均極端危險。一方面,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香港GDP增速從1997年的7%暴跌至1998年的-8%,失業(yè)率也從2%增加至6%;另一方面,香港股市從16000點暴跌至7000點,資本市場面臨崩盤。
僅就基本面而言,目前香港的情況遠遠好于1998年,聯(lián)系匯率制度的壓力要比1998年小得多。2015年香港GDP增速為2.4%左右,盡管較2013年的高點3.1%有所下滑,但仍然屬于香港2012年以來的合理波動區(qū)間。目前香港的失業(yè)率極低,2015年下半年失業(yè)率僅為3.4%,遠低于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香港就業(yè)仍為歷史最好水平。2015年盡管港股大幅下跌30%,但是跌幅遠遠小于1998年的60%。從基本面出發(fā),港幣大幅貶值、打破聯(lián)系匯率制度的可能性并不大。
本輪港幣貶值的原因是什么?
我們認為,港幣貶值的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香港短期利率與美國短期利率背離;二是香港房地產和股市近期表現(xiàn)疲軟,16年加息壓力大;三是人民幣資產回報率顯著降低,四是港幣跟隨美元被動升值幅度過大。在上述多重因素作用下,香港存在資本流出壓力,再加上前期人民幣貶值流入香港的資金需要從香港流出,加劇了港幣貶值。
第一,美國和香港同樣幅度加息,美國隔夜利率上行25BP,而香港隔夜利率卻維持不變,利率平價支持港幣貶值。12月17日美聯(lián)儲加息25bp至0.25-0.5%之后,盡管香港也跟隨加息了25bp至0.75%,但兩個貨幣市場的表現(xiàn)卻完全不同。美聯(lián)儲加息當日,美國聯(lián)邦基金利率從0.15%上升至0.37%,LIBOR美元隔夜利率也從0.13%升值0.37%;香港加息之后,香港同業(yè)拆借HIBOR隔夜利率并未變化,仍然維持在加息前的0.05%附近(注意不是前期飆升至66%的CNH-HIBOR)。同樣是加息,但是美國和香港貨幣市場表現(xiàn)迥異,從利率平價角度支持港幣貶值。
同樣加息25BP,香港和美國隔夜利率表現(xiàn)完全不同第二,近期香港房地產和股市疲軟,2016年被動加息雪上加霜。2015年香港樓市火爆,2-7月住宅房價同比高達20%,但近兩個月顯著下滑,11月房價同比已經回落至7%,環(huán)比更是回落至-3%。市場對未來香港房市預期非常悲觀,預期2016年香港房價下跌10%甚至更多的不在少數(shù)。股市方面,2015年港股從高點回落30%,遠高于美股10-15%的跌幅。資產價格疲軟,疊加香港15年基本面偏弱,導致港幣在波動區(qū)間范圍內貶值是合理的。此外,市場普遍預期美聯(lián)儲2016年將加息2-4次,香港維持聯(lián)系匯率制度必須跟隨加息,這將進一步對香港基本面和資產價格造成壓力。
第三,人民幣資產回報率顯著降低,從香港流入大陸資金減少。香港作為大陸與國際金融市場聯(lián)通的重要橋梁,如果人民幣資產下跌,則流入香港資本必然減少。2015年下半年以來,大陸金融市場劇烈動蕩,股市暴跌45%,并導致了嚴重的“資產荒”,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2009年1月2.7%的歷史低點,高收益資產更是極度匱乏。由于人民幣高估修復和“資產荒”,2015年8月以來人民幣大幅貶值6%,進一步降低了人民幣資產的回報率,投資人民幣資產的短期回報率為負。國際資本不再從香港流入中國,加劇了港幣兌美元貶值。
第四,港幣跟隨美元被動升值幅度過大,與香港基本面背離。2014年7月以來,美元指數(shù)升值24%,港幣盯住美元,也被動升值相同幅度。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香港經濟是走弱的,資產價格是下跌的,與港幣的大幅升值相悖。對于一般經濟體而言,這種背離是無法長期存在的,例如人民幣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維持一年的強勢之后,在2015年8月進行了補跌。香港作為小型外向型經濟體,港幣補跌壓力相對較小,但是仍然存在;特別是在資產價格也出現(xiàn)下跌時,基本面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預期。
歸根結底,此次港幣貶值的原因是:加息后香港與美國銀行間利率反差巨大、香港房地產和股市弱勢、人民幣資產回報率下降、港幣被動升值與基本面背離,導致香港存在資本外流壓力。
資本外流既包括從香港流出的資本,也包括從大陸流出的資本。2015年8月人民幣貶值之后,由于港幣與美元匯率固定,大量資本流入香港;而一旦香港資產回報率也下降,這些資金與原本在香港投資的國際資本一同流出香港,共同構成港幣兌美元的貶值壓力。
我們認為,盡管從基本面和資產價格來看,目前的情況遠遠好于1998年,但是仍然不能輕視港幣貶值壓力。主要原因是,此次港幣貶值同時受到香港和內地的基本面和資產價格共同驅動,導致的資本流動幅度存在超過常規(guī)的可能;與內地相比,香港資本賬戶開放程度很高,資本流動幅度也更加劇烈,導致的貶值壓力也更嚴重。
根據(jù)2015年8月以來人民幣貶值的經驗,一旦市場形成了一致的貶值預期,則央行干預的難度和代價是巨大的。我們建議,香港金管局應當充分進行預期引導,同時做好港幣貶值到區(qū)間上限的預案,穩(wěn)住聯(lián)系匯率制度這一香港金融、貨幣穩(wěn)定的基石。(華 爾街 見 聞 鄧 海 清)
(esilk.net聲明:本網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