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行持續(xù)向好
多項指標保持增長。2011年1~12月,紡機行業(yè)實現(xiàn)產品銷售收入1050.13億元,同比增長27.07%;資產總額為821.69億元,同比增長14.86%;企業(yè)數(shù)為682戶;從業(yè)人員平均人數(shù)為13.43萬人,同比增長5.17%。工業(yè)銷售產值為1073.67億元,同比增長27.44%;產銷率為97.36%,同比下降0.48個百分點;產成品資金占用為43.43億元,同比增長22.97%。行業(yè)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29.61億元,同比增長26.26%;紡機行業(yè)固定資產投資額占紡織業(yè)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3.61%,紡織機械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
表1 2011年紡機行業(yè)產業(yè)規(guī)模情況表
指標名稱 |
單位 |
2011年1~12月 |
2010年1~12月 |
同比±% |
企業(yè)戶數(shù) |
戶 |
682 |
682 |
0.00 |
主營業(yè)務收入 |
千元 |
105013397 |
82640915 |
27.07 |
資產合計 |
千元 |
82169020 |
71541107 |
14.86 |
全部從業(yè)人員平均人數(shù) |
人 |
134251 |
127656 |
5.17 |
成本費用大幅增加。2011年1~12月, 紡機行業(yè)成本費用總額為970.61億元,同比增長25.37%,其中,產品銷售成本為878.78億元,同比增長24.87%,產品銷售成本占成本費用總額的比重為90.54%,占比下降了0.36個百分點;營業(yè)費用為26.85億元,同比增長26.45%,營業(yè)費用占成本費用總額的比重為2.77%,占比增加了0.02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為54.98億元,同比增長30.99%,管理費用占成本費用總額的比重為5.66%,占比增加了0.24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為10.00億元,同比增長38.44%,財務費用占成本費用總額的比重為1.03%,占比增加了0.10個百分點。紡機行業(yè)成本費用呈加快趨勢。
利潤上漲伴隨虧損面擴大。2011年1~12月,紡機行業(yè)實現(xiàn)利潤總額為71.43億元,同比增加17.88億元;虧損企業(yè)虧損額為2.93億元,同比增加310.9萬元;虧損面為9.09%,同比增加3.52個百分點;人均利潤為53205.60元/人,同比增加11256.71元/人。
表2 2011年紡機行業(yè)盈利情況表
指標名稱 |
單位 |
2011年1-12月 |
2010年1-12月 |
同比±% |
企業(yè)戶數(shù) |
戶 |
682 |
682 |
0.00 |
虧損戶數(shù) |
戶 |
62 |
38 |
63.16 |
利潤總額 |
千元 |
7142905 |
5355027 |
33.39 |
虧損企業(yè)虧損總額 |
千元 |
293496 |
290387 |
1.07 |
虧損面 |
% |
9.09 |
5.57 |
3.52 |
人均利潤 |
元/人 |
53205.60 |
41948.89 |
26.83 |
紡機大省優(yōu)勢突出。江蘇、浙江、山東省為我國紡織機械主要的生產省份,2011年1~12月實現(xiàn)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307.43、123.15、260.34億元,三省實現(xiàn)產品銷售收入合計占全國的比重為65.79%。產品銷售收入集中度同比增長1.85個百分點。江蘇、浙江、山東三省的利潤總額分別為26.13、10.09、14.39億元。其累計利潤總額合計占全國的比重為70.85%,累計利潤總額集中度比上年同期增長2.62個百分點。
進出口雙增長
據(jù)海關統(tǒng)計,2011年1~12月紡織機械進出口累計總額為76.10億美元,同比增長25.60%。其中:紡織機械出口22.45億美元,同比增長27.81%;進口53.64億美元,同比增長24.70%。
表3 2011年紡織機械進出口表
指標名稱 |
累計數(shù)量 |
累計金額 |
數(shù)量同比±% |
金額同比±% |
進出口總計 |
20629169 |
7609832034 |
16.97 |
25.60 |
其中:進口 |
2932949 |
5364474967 |
-21.00 |
24.70 |
出口 |
17696220 |
2245357067 |
27.09 |
27.81 |
出口情況。2011年1~12月,紡織機械出口22.45億美元,同比增長27.81%。其中,針織機械出口額為6.13億美元,同比增長27.81%,占比27.31%,位居第一,其后依次為輔助裝置及零配件、印染后整理機械、紡紗機械、化纖機械、織機、非織造布機械和織造準備機械。輔助裝置及零配件、印染后整理機械低于整體漲幅。
紡機產品出口涉及170個國家和地區(qū),出口金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qū)分別為印度、日本、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所占比重占全部出口額的一半。出口到印度總額為5.23億美元,同比增長47.55%,占全部出口總額的23.31%。
2011年1~12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均有紡織機械產品出口,出口總額排名前五位的省市包括浙江省、江蘇省、上海市、廣東省、北京市,占出口總額的84.55%。浙江省出口總額排在第一位為5.88億美元,同比增長36.63%,占比為26.18%。
表4 2011年出口紡織機械分類情況表
單位:美元
產品名稱 |
累計金額 |
所占比重 |
金額同比±% |
總計 |
2245357067 |
100 |
27.81 |
針織機械 |
613239068 |
27.31 |
27.81 |
輔助裝置及零配件 |
564058185 |
25.12 |
22.11 |
印染后整理機械 |
339626544 |
15.13 |
5.60 |
紡紗機械 |
265931344 |
11.84 |
39.55 |
化纖機械 |
203694637 |
9.07 |
46.01 |
織機 |
163148379 |
7.27 |
54.74 |
非織造布機械 |
75120541 |
3.35 |
68.24 |
織造準備機械 |
20538369 |
0.91 |
53.83 |
表5 2011年出口紡織機械前五位國家和地區(qū)表
單位:美元
國家、地區(qū)名稱 |
累計金額 |
所占比重 |
金額同比±% |
總計 |
2245357067 |
100 |
27.81 |
印度 |
523371186 |
23.31 |
47.55 |
日本 |
169321354 |
7.54 |
29.39 |
孟加拉國 |
156991497 |
6.99 |
13.67 |
印度尼西亞 |
157709322 |
7.02 |
35.90 |
巴基斯坦 |
115208587 |
5.13 |
26.35 |
其他國家和地區(qū) |
1122755121 |
50.00 |
21.26 |
進口情況。2011年1~12月,我國共從61個國家和地區(qū)進口紡織機械,進口總額為53.64億美元,同比增長24.70%。
從進口產品類別看,針織機進口排在第一位。進口總額為11.43億美元,同比增長12.16%,占進口總額的21.31%。
2011年,我國紡織機械進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qū)以日本、德國、意大利、瑞士和中國臺灣省為主,進口前五位國家的貿易總額為46.05億美元,同比增長27.46%,占進口總額的85.84%,其中,以進口日本紡織機械居首位,進口額為17.36億美元,同比增長23.39%,占比達到32.37%。
2011年1~12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中,有29個省市有不同數(shù)量的進口。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福建省、山東省位列進口總額的前五名,占進口總額的83.05%。江蘇省進口總額排在第一位為16.09億美元,同比增長27.27%,占比為29.99%。
表6 2011年紡織機械進口額按產品類別劃分表
單位:美元
產品分類名稱 |
進口累計金額 |
所占比重 |
金額同比±% |
總計 |
5364474967 |
100 |
24.70 |
針織機械 |
1143032646 |
21.31 |
12.16 |
紡紗機械 |
980437548 |
18.28 |
45.07 |
輔助裝置及零配件 |
952521671 |
17.76 |
25.17 |
化纖機械 |
726801217 |
13.55 |
57.89 |
織機 |
694749913 |
12.95 |
8.20 |
印染后整理機械 |
675255004 |
12.59 |
11.06 |
織造準備機械 |
126609421 |
2.36 |
53.50 |
非織造布機械 |
65067547 |
1.21 |
23.00 |
表7 2011年紡織機械進口主要國家和地區(qū)情況表
單位:美元
主要進口 國家和地區(qū) |
累計金額 |
所占比重 |
金額同比±% |
總計 |
5364473125 |
100 |
24.70 |
日本 |
1736213895 |
32.37 |
23.39 |
德國 |
1690305553 |
31.51 |
33.59 |
意大利 |
665731016 |
12.41 |
18.48 |
瑞士 |
275590040 |
5.14 |
47.06 |
中國臺灣省 |
237232346 |
4.42 |
24.04 |
其他國家和地區(qū) |
759400275 |
14.16 |
10.25 |
集群發(fā)展喜憂參半
目前,中國紡織機械行業(yè)集群有3個,分別是山西省晉中市(榆次)、浙江省紹興齊賢鎮(zhèn)和山東省膠南王臺鎮(zhèn)。從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yè)協(xié)會的相關調研情況顯示,兩個集群在2011年都保持了平穩(wěn)的發(fā)展,一個集群發(fā)展形勢較為嚴峻。
表8 中國紡織機械行業(yè)產業(yè)集群
集群名稱 |
集群所在地 |
主營產品 |
中國紡織機械名稱 |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 |
棉紡細紗機 |
中國紡織機械名鎮(zhèn) |
浙江省紹興齊賢鎮(zhèn) |
加彈機、電腦橫機、經編機、無梭織機 |
中國紡織機械名鎮(zhèn) |
山東省膠南王臺鎮(zhèn) |
噴氣、噴水織機 |
從晉中地區(qū)紡機商會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該集群在2011年的細紗機銷售數(shù)量同比下降41.81%,細紗機長車與上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集群內共有企業(yè)25戶,開工企業(yè)占比20.00%,其余企業(yè)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tài)。2011年,集群實現(xiàn)工業(yè)總產值10.40億元,同比下降30.66%;實現(xiàn)利潤0.30億元,同比下降47.00%。
分析2011年榆次地區(qū)紡織機械發(fā)展所呈現(xiàn)出的前漲后跌趨勢,尤其是下半年下跌趨勢明顯,究其原因既有歐債危機持續(xù)蔓延的外部因素,也有棉價下滑、銀根緊縮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造成棉紡行業(yè)的內外銷受到極大影響,是該集群目前較為低迷的原因。與此同時,配套供應不足、人工成本增大造成企業(yè)人工缺乏、企業(yè)資金運作有捉襟見肘之勢,企業(yè)的自主研發(fā)能力不強也制約著該地區(qū)紡織機械的發(fā)展。
對浙江紹興齊賢鎮(zhèn)的調查顯示,集群內共有企業(yè)490戶,規(guī)模以上紡機企業(yè)10戶,2011年,集群內實現(xiàn)工業(yè)總產值73.28億元,同比增長5.66%;實現(xiàn)利潤7.33億元,同比增長5.66%;該集群內主要紡機產品,例如加彈機同比增長68.00%、電腦橫機同比增長76.00%、無梭織機同比增長9.44%、經編機同比增長27.00%。
齊賢鎮(zhèn)加大對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支持力度,先后搭建了融資擔保、聯(lián)動服務、創(chuàng)業(yè)培訓等服務平臺,正在籌建紡機研究院、信息網絡等服務平臺。服務平臺和相關制度的不斷健全完善,使紡機產業(yè)集群發(fā)展的氛圍和環(huán)境進一步改善。同時又注重對服務的引導,鼓勵企業(yè)組建技術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術創(chuàng)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的有效運行機制。目前,全鎮(zhèn)共認定各級技術中心20家。有實力的企業(yè)還瞄準當今國際最為先進的紡機技術,建立了自己專屬的研究所。聯(lián)姻高院,建立產學研合作,實現(xiàn)技術創(chuàng)新在紡機產業(yè)集群內的整體效應。
對膠南王臺鎮(zhèn)的調查顯示,集群內共有企業(yè)256戶,其中會員企業(yè)59戶。2011年,集群內實現(xiàn)工業(yè)總產值148.60億元,同比增長11.11%;實現(xiàn)利潤3.15億元,同比增長11.11%;該集群內主要紡機產品,例如噴氣織機同比增長18.00%、噴水織機同比增長16.00%、棉紡用粗細紗機同比增長11.42%。
(esilk.net聲明:本網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