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制中國紡織品“疏”而非“堵” 一月出口增長“事出有因”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5-04-01 08:17:00
美國和歐洲以反傾銷阻擋中國紡織品
五紡織企業(yè)向WTO上訴
日前,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就歐盟向進口中國聚酯織品征收反傾銷稅一事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要求向世貿組織(WTO)提出上訴,中國企業(yè)將通過世貿組織依法回擊反傾銷。
紡織品配額取消后,中國紡織品深陷反傾銷危機。近期,美國、歐盟相繼對我國紡織品采取嚴厲的貿易保護措施;土耳其、阿根廷等發(fā)展中國家緊隨其后;甚至柬埔寨等亞洲國家也正對美國國會積極游說,希望獲得特別關切,以阻止中國統(tǒng)領世界紡織品貿易。根據中國加入WTO的協(xié)議,進口中國紡織品的國家可以動用保護條款來重新實施進口配額制度。
出口猛增惹來反傾銷
美國商務部3月21日宣布,將于下個月開始對進口服裝和其他紡織品實施特別監(jiān)測措施。這項措施使得美國海關對進口紡織品的監(jiān)控預警期從6周縮短到了2周,以便能更迅速出臺保護措施。
來自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對美國的服裝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了80.2%,達到9.89億美元。其他紡織品對美國出口增長了43.4%,達到5.40億美元。
同樣受到取消配額沖擊的歐洲紡織品生產商也在游說各國政府,對中國紡織品實施保護性限制措施。有關數據顯示,中國今年1月份對歐盟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6.8%,達到約15億美元。而土耳其、巴西、阿根廷等國紡織行業(yè)亦提出了對中國紡織品的設限要求。
歐洲服裝和紡織業(yè)聯(lián)合會3月10日宣布,已經正式要求歐盟委員會對來自中國的12類紡織服裝產品啟動特別機制,以保護歐盟國家服裝紡織品廠商的利益。3月17日,歐盟委員會在《歐盟官方公報》中公布了對我聚酯短纖反傾銷案的終裁公告,裁定對原產于中國的聚酯短纖征收最終反傾銷稅。
5中國企業(yè)應訴
據悉,涉及此案的5家中國企業(yè)已經應訴,并提出市場經濟地位的申請,其中上海遠紡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稅率為4.9%,杭州安順紡織集團、江陰長隆化纖公司、慈溪江南化纖公司獲得裁決,稅率分別為:18.6%、24.6%和26.3%。
其實,在過去的40年間,美國和歐盟一直利用配額來保護當地逐漸衰敗的紡織行業(yè),其中包括WTO規(guī)定的為期10年的過渡期。但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紡織行業(yè)不僅未見更大發(fā)展,衰敗之勢反而更甚。
原因在于,紡織行業(yè)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在這些經濟發(fā)達國家已屬夕陽產業(yè),工人的高工資和高福利增加了產品成本,削弱了當地產品的競爭力。實際上,全球產業(yè)分工實際上帶來的是互惠互利。因為中國不僅出口紡織品,也進口大量紡織品及相關配套產品。2004年,中國一共進口了價值323億美元的紡織品、服裝和紡織機械、原料。專家分析,一旦正式提出上訴,將會對歐盟委員會的政策產生觸動,世貿組織會成立專門的爭端解決小組,具有比較強的公正性。
五紡織企業(yè)向WTO上訴
日前,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就歐盟向進口中國聚酯織品征收反傾銷稅一事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要求向世貿組織(WTO)提出上訴,中國企業(yè)將通過世貿組織依法回擊反傾銷。
紡織品配額取消后,中國紡織品深陷反傾銷危機。近期,美國、歐盟相繼對我國紡織品采取嚴厲的貿易保護措施;土耳其、阿根廷等發(fā)展中國家緊隨其后;甚至柬埔寨等亞洲國家也正對美國國會積極游說,希望獲得特別關切,以阻止中國統(tǒng)領世界紡織品貿易。根據中國加入WTO的協(xié)議,進口中國紡織品的國家可以動用保護條款來重新實施進口配額制度。
出口猛增惹來反傾銷
美國商務部3月21日宣布,將于下個月開始對進口服裝和其他紡織品實施特別監(jiān)測措施。這項措施使得美國海關對進口紡織品的監(jiān)控預警期從6周縮短到了2周,以便能更迅速出臺保護措施。
來自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對美國的服裝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了80.2%,達到9.89億美元。其他紡織品對美國出口增長了43.4%,達到5.40億美元。
同樣受到取消配額沖擊的歐洲紡織品生產商也在游說各國政府,對中國紡織品實施保護性限制措施。有關數據顯示,中國今年1月份對歐盟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6.8%,達到約15億美元。而土耳其、巴西、阿根廷等國紡織行業(yè)亦提出了對中國紡織品的設限要求。
歐洲服裝和紡織業(yè)聯(lián)合會3月10日宣布,已經正式要求歐盟委員會對來自中國的12類紡織服裝產品啟動特別機制,以保護歐盟國家服裝紡織品廠商的利益。3月17日,歐盟委員會在《歐盟官方公報》中公布了對我聚酯短纖反傾銷案的終裁公告,裁定對原產于中國的聚酯短纖征收最終反傾銷稅。
5中國企業(yè)應訴
據悉,涉及此案的5家中國企業(yè)已經應訴,并提出市場經濟地位的申請,其中上海遠紡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稅率為4.9%,杭州安順紡織集團、江陰長隆化纖公司、慈溪江南化纖公司獲得裁決,稅率分別為:18.6%、24.6%和26.3%。
其實,在過去的40年間,美國和歐盟一直利用配額來保護當地逐漸衰敗的紡織行業(yè),其中包括WTO規(guī)定的為期10年的過渡期。但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紡織行業(yè)不僅未見更大發(fā)展,衰敗之勢反而更甚。
原因在于,紡織行業(yè)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在這些經濟發(fā)達國家已屬夕陽產業(yè),工人的高工資和高福利增加了產品成本,削弱了當地產品的競爭力。實際上,全球產業(yè)分工實際上帶來的是互惠互利。因為中國不僅出口紡織品,也進口大量紡織品及相關配套產品。2004年,中國一共進口了價值323億美元的紡織品、服裝和紡織機械、原料。專家分析,一旦正式提出上訴,將會對歐盟委員會的政策產生觸動,世貿組織會成立專門的爭端解決小組,具有比較強的公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