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憲容:判斷經濟是否下行不能以去年為參照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8-10-17 09:07:00
摘要 (對于當前經濟形勢,我們仍然要把重點放在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對中國的經濟影響上,放在投資者對股市信心的恢復上,放在房地產是否健康發(fā)展上。)
在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安、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際經濟環(huán)境中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明顯增加及國內經濟運行中存在不少突出矛盾與問題的情況下,如何來判斷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成了我們政府、企業(yè)、個人正確行為決策的關鍵。對此,隨著最近金融危機呼嘯而來,國內多數(shù)人認為中國經濟出現(xiàn)明顯下行的趨勢,但我還是堅持早幾個月所主張的觀點,即當前中國的經濟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中國經濟仍然會走向持續(xù)增長之路。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奧運會之后,特別是最近發(fā)生了美國金融海嘯之后,多數(shù)人都認為中國經濟會隨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出現(xiàn)快速的下行,甚至于今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就會出現(xiàn)直線下降。在他們看來,一是受全球經濟下行的影響,這種經濟下行的態(tài)勢也立即會傳導到中國來;二是國內經濟下行還將會出現(xiàn)"奧運后效應";三是股市嚴重衰退必然會堵塞企業(yè)融資渠道、會反方向地影響居民的"財富效應";四是房地產銷售迅速下降,從而影響GDP上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房地產關聯(lián)產業(yè)萎縮、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減少、居民消費下降等,從而將使國內經濟出現(xiàn)明顯的下行。不過,對于上述的分析,盡管出自多數(shù)人分析之觀點,但是這些分析無外是建立兩個假定前提之上的。一是美國金融危機必然會導致美國及全球經濟衰退,而且全球經濟衰退,對于出口依賴高的中國來說,經濟成長的一大動力自然是不利的因素;二是當前中國經濟下行,主要是與2007年相比,同比數(shù)據(jù)已經全面反映這種下行。也就是說,當前中國經濟的情況與2007年相比,經濟各方面都已經進入嚴重下行的通道。所以,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的風險。對于上述兩個假定,前者在此不多討論。對于后者,則有幾個問題需要澄清。一是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風險的依據(jù)是2007年的數(shù)據(jù),那么這里就有這樣判斷依據(jù)是否合適的問題,或這種同比的意義有多大。如果2007年是一個經濟泡沫較大的年份,那么2008年經濟下行應該是在向經濟正常的方向運行,關鍵是我們要看這種下行幅度有多大。如果下行的幅度不大,應該說是經濟下行的風險不大。比如說,目前房地產的銷售下降是比較大,但是與2006年、2005年的房地產銷售相比不僅沒有下降,反之增長的幅度不小。我們早幾年的宏觀調控目標不就是要把過高的經濟增長、過高的投資、過熱價格上漲調整嗎?
二是假定2007年這種經濟增長速度沒有太多的泡沫成份,現(xiàn)在我們要問的是,這樣的經濟增長是否可以持續(xù)?如果說2007年經濟增長是一種特殊條件下的結果,這種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xù)的,那么我們對當前經濟分析僅是以此為參照系,那么這種分析就不會有太多的一般性與意義。如果條件環(huán)境變化了,要再現(xiàn)2007年這種結果就不可能。因此,我們對當前的經濟分析,并不是要分析兩年經濟數(shù)據(jù)高低,而且要分析2008年經濟運行有沒有相應的條件,如果沒有相應的條件,我們還希望要讓經濟增長達到2007年的相應的水平,恐怕不是容易的事情。
因此,對于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更重要的是放在中國經濟能否持續(xù)發(fā)展上,放在對居民生活條件改善與提高上,并以此來判斷當前經濟發(fā)展的合理性。如果離開這一基本的東西,就容易得出背離當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結論。
對于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判斷,不可為一些表面現(xiàn)象、短期的問題所迷惑,而是要從長遠來計之。(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 .易.憲.容 .上.海.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