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當前經濟的形勢 尋找經濟熱點背后的原因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7-07-20 09:13:00
與往年的情況相比,與年初的計劃相比,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運行呈現(xiàn)出一些不同的特征,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目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今后經濟工作的著力點在哪里?這些,都是目前的熱點問題。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解讀當前經濟形勢"系列報道,對于上述問題分別從總體形勢、固定資產投資、對外貿易、房地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物價的走勢與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與解讀,敬請關注。
在大家的期盼之中,上半年的統(tǒng)計數(shù)字終于出來了。一些大家所關注的熱點數(shù)字,比如GDP的增幅、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等等,也都大白于天下?,F(xiàn)在我們所關注的是,這些熱點問題的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
經濟增長為什么比預期的快?
今年,我國經濟增長計劃8%,但實際增長比預期的要快。分析表明,有以下幾個原因值得注意。
第一,上半年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有效地促進了經濟快速增長。在農業(yè)方面出臺了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安排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擴大良種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的規(guī)模和范圍,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生豬的生產。同時,調整了部分產品出口退稅和進出口關稅政策,連續(xù)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兩次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進一步嚴格投資項目的市場準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yè)和淘汰落后的產能等,這些措施都在政策上為今年經濟有一個快速的增長提供了保證。
第二,世界經濟增長比年初的預期要好,美國經濟增速雖然比上年有所放慢,但好于預期。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年美國經濟增長有望在2.2%以上,歐元區(qū)經濟繼續(xù)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年經濟增長將接近2.3%,日本經濟快于上年,全年經濟增長大約在2.3%左右。這三大經濟體占世界經濟的總量大約在75%左右。同時,亞太、東歐、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大體接近上年的增速,增長仍比較快。
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增強
今年以來,整個國民經濟呈現(xiàn)出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二季度經濟增速比一季度進一步加快,主要原因除了出口外需拉動之外,國內需求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這種變化也是我們所期望的,過去我國經濟增長過于依賴投資拉動,今年以來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變化,這些變化就是投資增長和消費增長差幅在縮小,也就意味著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在增強。
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個百分點,投資增速高于消費增速的幅度在縮小,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增大。上半年消費為什么能夠增長這么快,究其原因,一是居民收入快速增長,促進了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近年來,企業(yè)效益好,職工收入普遍增加較快,公務員工資改革,國家加大對低收入群體居民收入的補貼力度,提高農民工的最低工資標準,以及出臺了一系列調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和各項支農惠農的政策,促進了各收入群體和城鄉(xiāng)居民實際收入的增加。二是居民預期支出較好,各級政府加大了社會保障的投入,更加致力于解決教育、醫(y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居民對未來預期看好,消費信心增強,消費需求不斷增長。三是消費升級步伐加快。上半年,限額以上批發(fā)和零售業(yè)商品零售中,汽車類同比增長36.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0.7%,建筑及裝璜材料類增長41%,家具類增長43.4%,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9個百分點、8.4個百分點、16.6個百分點和22.6個百分點。這表明居民在重點領域的消費增長比較快,主要表現(xiàn)為汽車和住房消費。另外,汽車和住房產業(yè)鏈又比較長,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比較強。
此外,重點加強對低收入群體的扶持力度,部分地區(qū)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和城市低保標準,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施,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制度試點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也在積極向前推進等,也促進了消費的增長。
食品價格上漲是消費價格上漲主因
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上漲3.2%,其中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呈現(xiàn)出結構性上漲,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價格上漲所帶動。在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2%中,食品價格帶動了2.5個百分點。如果扣除食品的因素,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中的其它項目才上漲0.7%。而在食品價格中,今年上半年糧食價格同比上漲6.4%,肉禽及其制品上漲20.7%,蛋價格上漲27.9%,水產品價格上漲3.7%,鮮菜價格下降2.9%,鮮果下降2.9%。這說明,在食品價格的上漲中,主要還是集中在糧食、肉禽及其制品和蛋價格的上漲。
糧食、肉禽及其制品、蛋類的價格上漲的原因,一是糧食價格上漲是因國際市場糧食漲價和糧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國際市場糧食價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xù)上漲,并延續(xù)到目前。二是在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中,尤其以生豬價格上漲較快,生豬價格上漲主要受飼料價格上漲、成本增加、收益較低、供給減少這些因素的影響。三是去年同期基數(shù)低,相應顯得今年上漲幅度比較高。去年上半年,在居民消費價格中食品價格上漲1.9%,其中糧食上漲1.3%,肉禽及其制品下降7.7%,蛋價格下降10.9%。因此,當前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征,今年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項目后的核心價格指數(shù)僅上漲0.9%,而且工業(yè)品出廠價格基本穩(wěn)定,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還在回落。
在當前流動性過剩仍較突出、房屋銷售價格還在上漲、股票指數(shù)在波動的情況下,一旦食品價格上漲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出現(xiàn)以房屋銷售價格的疊加及其相互的作用,也存在著引發(fā)價格上漲的風險,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壓力還比較大。對此,不能掉以輕心。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CPI的上升主要是結構性的,僅僅以通常的手段來應對CPI的上升,恐怕針對性不強。
投資反彈壓力依然存在
今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雖比去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但與一季度相比是在加快,加快2.2個百分點。
二季度投資反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開工項目由降轉升,受去年下半年國家控制新開工項目政策的影響,一年來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一直在低速增長,今年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6.4%,是去年5月份以來第二次正增長。二是受國際收支貿易順差的持續(xù)擴大,當前流動性過剩比較突出,整個社會資金比較寬松,為投資提供了較多的資金。三是企業(yè)利潤增加比較多,部分行業(yè)利潤前景還比較好。比如鋼鐵行業(yè),現(xiàn)在目前國內鋼材的價格比國際市場鋼材價格要低100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利潤空間還比較大,激發(fā)了企業(yè)投資的動力。四是部分行業(yè)投資成本還比較低,準入門檻不高,部分資源產品的成本較低,促進了一些企業(yè)對這些行業(yè)的投資的增加。
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投資目前還面臨著反彈的壓力,這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特別是把各項政策穩(wěn)定好、完善好、落實好,投資反彈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經濟過熱與否需用發(fā)展眼光判斷
進入二季度以來,各項經濟指標與一季度相比出現(xiàn)了加快的勢頭,但有一些指標與去年相比是在回落,比如投資。同時,中國進出口也大體保持與去年增速一樣的水平。經濟過熱不過熱是一個綜合性問題,因此,判斷是否過熱,需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判斷。
一是不能僅看經濟增長速度,還要看價格,因為價格是反映總供給和總需求最綜合的指標,同時還要看重要物資的供應情況。今年的價格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征,重點主要是在食品,而其他一些商品供應還大于需求,有一些產品還在下降,比如交通和通信價格在下降,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也在下降,而其他包括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大約2.1%,衣著持平,醫(y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1.5%,核心居民消費價格今年上半年才上漲0.9%,同時,工業(yè)品出廠價格基本是穩(wěn)定的,能源原材料價格漲幅還在回落。
二是支撐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和條件在明顯改善,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經過4年多的宏觀調控,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yè)得到加強,累計發(fā)電裝機容量增加了2.6億千瓦,鐵路營業(yè)里程增加0.5萬公里,隨著提速的加快,總體運營在增加,公路里程增加169萬公里,高速公路增加了2萬公里,綜合運輸體系的協(xié)同效應在增強。
三是經過近30年來的改革開放,我國對外開放度已明顯提高,不僅可以利用國際市場,而且很大程度上還可以利用國際資源,滿足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也發(fā)生了變化,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2006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略高于2000美元,這和幾百美元已經是不一樣了,社會經濟各個方面都在發(fā)生變化,基礎有了改善。因此,用原有的標準和眼光,就很難判斷我國目前經濟的真實運行情況。
信息來源: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