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中歐紡織品談判開始沖刺 疲勞戰(zhàn)結果難料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5-08-29 08:04:00
中美第四輪磋商明日于北京舉行,中歐新一輪談判已進入尾聲——
中美雙方將于明天在北京進行為期兩天的紡織品第四輪磋商。商務部一位官員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美雙方都非常希望能在這次談判中達成協(xié)議,但雙方在紡織品配額問題上依然存在分歧,能否談成依然是未知數。與此同時,中國和歐盟關于紡織品貿易的新一輪談判也已進入尾聲。中美、中歐紡織品談判進入了沖剌階段。
中美都希望此輪能達成協(xié)議
該官員稱,在第三輪談判中,中美各自都亮出達成協(xié)議的底牌,但由于利益不一,所開出的條件相差太遠。這次能否談成,要看雙方在上一輪的基礎上是否往共同可以接受的條件上靠近了一步,如果這次各自的目標比較接近,達成協(xié)議的希望還是比較大。關于第三次輪磋商所涉及的內容,該官員拒絕透露。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在第三輪談判結束后發(fā)表聲明說,由于中美在紡織品部分原則問題上仍存在實質性分歧,雙方同意繼續(xù)就這一問題進行磋商,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努力創(chuàng)造雙邊紡織品貿易穩(wěn)定發(fā)展的環(huán)境。
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也在其網站上發(fā)表書面聲明,稱美中雙方正努力朝著一個能給紡織品市場帶來更多確定性的、廣泛的紡織品解決方案邁進。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周世儉表示,中美紡織品第四輪磋商能否達成協(xié)議難以判斷,但這次談判的級別估計會提高,應該是副部長級別的談判。商務部官員不否認這種看法,他認為中美雙方對這次談判重視程度會提高。
周世儉稱,雙方對紡織品設限的基準期的意見不一是談判過程中的一個爭端,美方一直要以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作為“過去一年”的基準期,但是由于過去一年紡織品貿易尚處在配額限制下,中方堅持要求的基準期是從2004年4月1日到2005年3月31日。
中歐談判進入尾聲
截止到昨天,中國和歐盟關于紡織品貿易的談判已經進入到第四天。到目前為止,談判雙方都對談判內容諱莫如深。外電記者也只從歐盟發(fā)言人嘴中套出寥寥數句外交辭令:談判進程是“具有建設性的”、“坦誠的”、“依然在正軌中”。這些顯然不足以讓眾多商家企業(yè)消費者等等滿意,然而目前大家依然只能在懸念中等待。同樣在等待的,是數千萬積壓在歐盟關口中國制造的紡織品。
據路透社報道稱,周五中國與歐盟雙方的談判一直進行到深夜,周六又立馬接著談。法新社報道則稱歐盟發(fā)言人曾表示雙方很快就能達成協(xié)議,然而談判又延續(xù)到第四天,也就是周日。每次大家都期待,“今天”該是最后一天,但不幸的是“明天”很快又到來。
世界銀行學者、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處長程永如表示:“歐盟委員會前一段時間忽略了消費者和貿易商的聲音?!背逃廊缯J為,前一段時間來自這方面的聲音較產業(yè)聲音弱,但是目前有加強的趨勢,因此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持續(xù)關注,“特別是來自英國和德國兩個國家”。
與此同時,歐盟企業(yè)似乎有些按捺不住了。據德國《世界報》報道,鑒于歐盟和中國間存在的不確定性,德國紡織品公司計劃將它們在中國的生產轉移至其他亞洲國家。德國GerryWeber服裝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韋伯(GerhardWeber)表示,公司打算將生產轉移至沒有配額限制的其他亞洲國家。其他德國紡織品企業(yè),包括MetroAG、TchiboHoldingAG和HugoBossAG也有類似計劃。
關于來自德國紡織品公司的這一最新計劃,程永如認為,中國在勞動力、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還是具有一定優(yōu)勢,因此,歐盟企業(yè)不會那么快就采取實際行動。
記者觀察:受害的不只是中國紡企
中美、中歐在8月份頻頻就紡織品問題舉行磋商。
從表面情況看來,形勢對中國的紡織品生產商不利,中國政府為此承受很大的壓力與美國、歐盟展開了一系列的談判。在談判過程中,中美政府就設限的基準期及增長幅度等方面尚未能達成一致的協(xié)議;而中歐談判過程中,雙方在增加今年的配額數量還是借用明年的配額上意見不一。不過美國及歐盟政府可能比中國政府更著急,所承受的壓力絕對不小于中國政府,它們不僅要面對中國政府,給出一個符合世貿規(guī)則的答案,而且還要協(xié)調本國國內進口商、零售商和生產商之間日益激化的矛盾。對中國紡織品設限,歐美不僅是違反自由貿易的規(guī)則,破壞了市場規(guī)律,在很大程度了也損害了本國進口商和零售商的利益,遭到了本國進口商和零售商強烈的反對。
中美雙方將于明天在北京進行為期兩天的紡織品第四輪磋商。商務部一位官員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美雙方都非常希望能在這次談判中達成協(xié)議,但雙方在紡織品配額問題上依然存在分歧,能否談成依然是未知數。與此同時,中國和歐盟關于紡織品貿易的新一輪談判也已進入尾聲。中美、中歐紡織品談判進入了沖剌階段。
中美都希望此輪能達成協(xié)議
該官員稱,在第三輪談判中,中美各自都亮出達成協(xié)議的底牌,但由于利益不一,所開出的條件相差太遠。這次能否談成,要看雙方在上一輪的基礎上是否往共同可以接受的條件上靠近了一步,如果這次各自的目標比較接近,達成協(xié)議的希望還是比較大。關于第三次輪磋商所涉及的內容,該官員拒絕透露。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在第三輪談判結束后發(fā)表聲明說,由于中美在紡織品部分原則問題上仍存在實質性分歧,雙方同意繼續(xù)就這一問題進行磋商,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努力創(chuàng)造雙邊紡織品貿易穩(wěn)定發(fā)展的環(huán)境。
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也在其網站上發(fā)表書面聲明,稱美中雙方正努力朝著一個能給紡織品市場帶來更多確定性的、廣泛的紡織品解決方案邁進。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周世儉表示,中美紡織品第四輪磋商能否達成協(xié)議難以判斷,但這次談判的級別估計會提高,應該是副部長級別的談判。商務部官員不否認這種看法,他認為中美雙方對這次談判重視程度會提高。
周世儉稱,雙方對紡織品設限的基準期的意見不一是談判過程中的一個爭端,美方一直要以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作為“過去一年”的基準期,但是由于過去一年紡織品貿易尚處在配額限制下,中方堅持要求的基準期是從2004年4月1日到2005年3月31日。
中歐談判進入尾聲
截止到昨天,中國和歐盟關于紡織品貿易的談判已經進入到第四天。到目前為止,談判雙方都對談判內容諱莫如深。外電記者也只從歐盟發(fā)言人嘴中套出寥寥數句外交辭令:談判進程是“具有建設性的”、“坦誠的”、“依然在正軌中”。這些顯然不足以讓眾多商家企業(yè)消費者等等滿意,然而目前大家依然只能在懸念中等待。同樣在等待的,是數千萬積壓在歐盟關口中國制造的紡織品。
據路透社報道稱,周五中國與歐盟雙方的談判一直進行到深夜,周六又立馬接著談。法新社報道則稱歐盟發(fā)言人曾表示雙方很快就能達成協(xié)議,然而談判又延續(xù)到第四天,也就是周日。每次大家都期待,“今天”該是最后一天,但不幸的是“明天”很快又到來。
世界銀行學者、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處長程永如表示:“歐盟委員會前一段時間忽略了消費者和貿易商的聲音?!背逃廊缯J為,前一段時間來自這方面的聲音較產業(yè)聲音弱,但是目前有加強的趨勢,因此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持續(xù)關注,“特別是來自英國和德國兩個國家”。
與此同時,歐盟企業(yè)似乎有些按捺不住了。據德國《世界報》報道,鑒于歐盟和中國間存在的不確定性,德國紡織品公司計劃將它們在中國的生產轉移至其他亞洲國家。德國GerryWeber服裝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韋伯(GerhardWeber)表示,公司打算將生產轉移至沒有配額限制的其他亞洲國家。其他德國紡織品企業(yè),包括MetroAG、TchiboHoldingAG和HugoBossAG也有類似計劃。
關于來自德國紡織品公司的這一最新計劃,程永如認為,中國在勞動力、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還是具有一定優(yōu)勢,因此,歐盟企業(yè)不會那么快就采取實際行動。
記者觀察:受害的不只是中國紡企
中美、中歐在8月份頻頻就紡織品問題舉行磋商。
從表面情況看來,形勢對中國的紡織品生產商不利,中國政府為此承受很大的壓力與美國、歐盟展開了一系列的談判。在談判過程中,中美政府就設限的基準期及增長幅度等方面尚未能達成一致的協(xié)議;而中歐談判過程中,雙方在增加今年的配額數量還是借用明年的配額上意見不一。不過美國及歐盟政府可能比中國政府更著急,所承受的壓力絕對不小于中國政府,它們不僅要面對中國政府,給出一個符合世貿規(guī)則的答案,而且還要協(xié)調本國國內進口商、零售商和生產商之間日益激化的矛盾。對中國紡織品設限,歐美不僅是違反自由貿易的規(guī)則,破壞了市場規(guī)律,在很大程度了也損害了本國進口商和零售商的利益,遭到了本國進口商和零售商強烈的反對。
